搜索
首页 《中秋(此下一本有十五夜三字)陪熙用学士(》 未高知海阔,当午见宫深。

未高知海阔,当午见宫深。

意思:没有高知道海宽,中午见宫深。

出自作者[唐]吴融的《中秋(此下一本有十五夜三字)陪熙用学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月圆年十二,秋半每多阴。此夕无纤霭,同君宿禁林。未高知海阔,当午见宫深。衣似繁霜透,身疑积水沈。遭逢陪侍辇,归去忆抽簪。太液池南岸,相期到晓吟》是一首描绘夜晚景色和抒发情感的诗。 首联“月圆年十二,秋半每多阴。此夕无纤霭,同君宿禁林”,描述了秋半时节的夜晚多阴天,而今晚没有一丝纤云,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一同在禁林中夜宿的情景。颔联“未高知海阔,当午见宫深”,通过描绘夜色的深沉和宫殿的静谧,进一步烘托了夜宿禁林的氛围。颈联“衣似繁霜透,身疑积水沈”,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衣服比作被浓霜浸透一般,身体如同在积水中沉浸,形象地描绘了夜宿时的感受。尾联“遭逢陪侍辇,归去忆抽簪。太液池南岸,相期到晓吟”,表达了作者在夜宿禁林中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心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夜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期待,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共鸣。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意象丰富而寓意深远,使得诗歌更加具有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诗歌,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月圆年十二,秋半每多阴。
此夕无纤霭,同君宿禁林。
未高知海阔,当午见宫深。
衣似繁霜透,身疑积水沈。
遭逢陪侍辇,归去忆抽簪。
太液池南岸,相期到晓吟。

关键词解释

  • 高知

    读音:gāo zhì

    繁体字:高知

    意思:高级知识分子的简称。
      ▶《报刊文摘》1986.10.21:“后来,她被转到华东医院高知病房疗养。”
      ▶《散文》1988年第1期:“10年或20年后你便熬上排入‘高知’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