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陈正字山居》 花光笼晚雨,树影浸寒塘。

花光笼晚雨,树影浸寒塘。

意思:花光笼晚雨,树影渐渐冷塘。

出自作者[唐]李咸用的《题陈正字山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怪来忘禄位,习学近潇湘。见处云山好,吟中岁月长。花光笼晚雨,树影浸寒塘。几日凭栏望,归心自不忙。》是一首描绘潇湘风光的优美诗篇。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潇湘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怪来忘禄位,习学近潇湘”,诗人用“怪来”一词表达了对自己选择在潇湘地区学习、生活的疑惑和思考。这里暗示了诗人对潇湘地区的特殊情感,或许是因为这里的美景、文化、历史等因素吸引了他。而“习学”也表明了诗人在此地求学或工作,进一步强化了潇湘地区对诗人的吸引力。 颔联“见处云山好,吟中岁月长”,描绘了潇湘地区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日常生活。这里的“云山好”表达了诗人对云雾缭绕的山峦的喜爱之情,而“吟中岁月长”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了漫长而充实的岁月。这两句诗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突出了潇湘地区的魅力。 颈联“花光笼晚雨,树影浸寒塘”,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潇湘地区晚雨过后的美景。花光、树影、寒塘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潇湘地区的宁静与美丽。而“笼”、“浸”等字眼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生动描绘。 尾联“几日凭栏望,归心自不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尽管在外地生活、学习或工作,但诗人仍然时刻关注着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朋友和风景。尽管如此,诗人的归心并不急切,这也反映出他对故乡的深深热爱和依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潇湘风光和诗人的日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生动、细腻,语言优美、流畅,读来令人陶醉。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文化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怪来忘禄位,习学近潇湘。
见处云山好,吟中岁月长。
花光笼晚雨,树影浸寒塘。
几日凭栏望,归心自不忙。

关键词解释

  • 花光

    引用解释

    花的色彩。 南朝 陈后主 《梅花落》诗之一:“映日花光动,迎风香气来。” 北周 庾信 《象戏赋》:“况乃豫游仁寿,行乐徽音,水影摇日,花光照林。” 宋 苏轼 《灵上访道人不遇》诗:“花光红满栏,草色緑无岸。”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罢官光景,较之下第尤难,为怀吾郡 王笠舫 大令诗:‘春在花光浓淡里,官如山色有无中。’未免

  • 寒塘

    读音:hán táng

    繁体字:寒塘

    意思:寒冷的池塘。
      ▶唐·王维《奉寄韦太守陟》诗:“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唐·韦应物《三臺》诗之二:“冰泮寒塘始绿,雨余百草皆生。”
      ▶宋·朱熹《苎溪道

  • 树影

    读音:shù yǐng

    繁体字:樹影

    意思:(树影,树影)
    树木的影子。
      ▶唐·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二三:“翔鸾阁外夕阳天,树影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