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陇首》 陇首多逢采桑女,荆钗蓬鬓短青裙。

陇首多逢采桑女,荆钗蓬鬓短青裙。

意思:陇头多逢采桑女,荆钗蓬头发短青裙。

出自作者[宋]赵汝鐩的《陇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陇首多逢采桑女》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采桑女、钟声、鸡鸣、犬吠、避石牛、作陂等自然景象和乡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首联“陇首多逢采桑女,荆钗蓬鬓短青裙”直接描绘了采桑女形象,她们头戴荆钗,头发短促,穿着青色的裙子,在陇首(山头)上忙碌地采桑。这一联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勾勒出采桑女勤劳朴实的形象。 颔联“斋钟断寺鸡鸣午,吟杖穿山犬吠云”则描绘了乡村的静谧与活力。钟声断绝,寺庙的鸡鸣声响起,这是乡村午间的常态,而吟杖穿山,犬吠云,则描绘了乡村的活力,狗儿在山里穿梭,时而吠叫,表现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颈联“避石牛从斜路转,作陂水自半溪分”则描绘了乡村的劳动场景。采桑女们避开石牛(一种地形特征),从斜路上绕过,然后筑陂(一种水利工程)引水到半溪中。这一联通过劳动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乡村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尾联“农家说县催科急,留我茅檐看引文”则表达了乡村生活的艰辛和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留恋。农家告诉我县里催缴赋税很急,他们留我在茅屋檐下等待引文(可能是官府的文件)。这一联既揭示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深留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揭示了乡村生活的艰辛。诗中采桑女勤劳朴实的形象、乡村的静谧与活力、劳动场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留恋,都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陇首多逢采桑女,荆钗蓬鬓短青裙。
斋钟断寺鸡鸣午,吟杖穿山犬吠云。
避石牛从斜路转,作陂水自半溪分。
农家说县催科急,留我茅檐看引文。

关键词解释

  • 采桑

    读音:cǎi sāng

    繁体字:埰桑

    意思:(参见採桑)

     1.谓采摘桑叶。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2.古乐曲名。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乐通二》:“

  • 陇首

    读音:lǒng shǒu

    繁体字:隴首

    意思:(陇首,陇首)

     1.古山名。
      ▶汉·班固《西都赋》:“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
      ▶《后汉书•班固传上》引此文,李贤注:“陇首

  • 青裙

    读音:qīng qún

    繁体字:青裙

    意思:青布裙子。古代平民妇女的服装。
      ▶前蜀·杜光庭《仙传拾遗•张子房》:“﹝张良﹞遇四、五小儿路上群戏,一儿曰:‘着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
      ▶《新五代史•楚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