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隆兴度夏借东湖驿安下》 面对一池荷,四旁杨柳坡。

面对一池荷,四旁杨柳坡。

意思:正对一池荷花,四周杨柳坡。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隆兴度夏借东湖驿安下》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环境——一池荷叶、四旁杨柳、坡上农舍,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宜人的避暑画面。 首句“面对一池荷,四旁杨柳坡”,诗人以一个直接而鲜明的视觉印象,引领读者进入了诗的情境。荷叶的翠绿与荷花的洁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明,而四旁的杨柳,则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和动态。 “树阴遮日少,屋敞受风多”,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特点。树荫的存在,减少了阳光的照射,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而屋子的敞开,则使得它能更好地承受风,进一步强化了风的舒适感。 “疑是清凉国,暂为安乐窝”,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环境的深深喜爱。他觉得这里就像是一个清凉的国家,一个暂时能让人感到安乐的窝。这种情感的抒发,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对这里避暑环境的满足。 最后,“人人争避暑,老子自婆娑。”这两句诗是诗人对这一环境的总结。在炎炎夏日里,人人都在寻找避暑的地方,而诗人却在这里悠然自得,婆娑起舞,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这一环境的独有喜爱和自在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视觉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宜人且清凉避暑的环境。诗人的婆娑起舞,更是体现了他的自在享受,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性的温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面对一池荷,四旁杨柳坡。
树阴遮日少,屋敞受风多。
疑是清凉国,暂为安乐窝。
人人争避暑,老子自婆娑。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四旁

    读音:sì páng

    繁体字:四旁

    意思:
     1.四门之旁。
      ▶《周礼•考工记•匠人》:“四旁两夹窗。”
      ▶贾公彦疏:“四旁者,五室室有四户,四户之旁皆有两夹窗,则五室二十户,四十窗也。”
     <

  • 杨柳

    解释

    杨柳 yángliǔ

    (1) [poplar and willow]∶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willow]∶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l

  • 面对

    读音:miàn duì

    繁体字:麵對

    短语:照 迎 面 给 劈 当 对 冲

    英语:confront

    意思:(面对,面对)

     1.以背相对。面,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