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日杂兴(五首)》 怪底朝来衣袖薄,一川白露下蒹葭。

怪底朝来衣袖薄,一川白露下蒹葭。

意思:怪底朝来穿袖薄,一条白露下芦苇。

出自作者[元]陈基的《秋日杂兴(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客居他乡的诗,作者在江头久客,思家却不能归,只能独自面对着微霜上鬓的年华,感叹时光的流逝。诗中通过对节令、风光、梦蝶、饮酒、晨露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思乡、疲倦和无奈。 首联“江头久客日思家,坐觉微霜上鬓华”直接点明主题,作者作为一名久客异乡的人,每天都在思念家乡,不知不觉中,鬓角已经出现了丝丝霜华。这种对家乡的思念和年华的流逝,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颔联“节序又催秋后燕,风光争发雨前花”进一步描绘了季节的更替和风光的变换。秋燕的归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雨前的花开,则展示了自然界的风光。这些描绘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感慨,也暗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颈联“倦游已梦庄生蝶,不饮何忧广客蛇”是诗中的转折,作者从前面的愁思中跳出来,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这里引用庄子梦蝶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疲倦和无奈;而“不饮何忧广客蛇”则表达了即使不饮酒也不必担忧的豁达态度。 尾联“怪底朝来衣袖薄,一川白露下蒹葭”描绘了早晨的景象,薄薄的晨露洒在蒹葭上,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这一描绘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早晨的喜爱,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希望和期待。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时光、季节、生活态度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生活的疲倦和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豁达和乐观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坚韧和力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头久客日思家,坐觉微霜上鬓华。
节序又催秋后燕,风光争发雨前花。
倦游已梦庄生蝶,不饮何忧广客蛇。
怪底朝来衣袖薄,一川白露下蒹葭。
¤

关键词解释

  • 一川

    读音:yī chuān

    繁体字:一川

    意思:
     1.一条河流。
      ▶《汉书•沟洫志》:“独一川兼受数河之任。”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赣水》:“豫章水出赣县西南而北入江,盖控引众流,总成一川。”

  • 朝来

    读音:zhāo lái

    繁体字:朝來

    意思:(朝来,朝来)
    早晨。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元·顾德辉《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

  • 白露

    读音:bái lù

    繁体字:白露

    短语:大暑 春分 小满 立夏 清明 霜冻 大雪 小雪 大寒 小暑 立秋 芒种 雨水 夏至 霜降 寒露 冬至 立春 秋分 惊蛰

    英语:White

  • 怪底

    读音:guài dǐ

    繁体字:怪底

    意思:亦作“怪得”。
     
     1.惊怪,惊疑。
      ▶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
      ▶唐·白居易《和郭使君枸杞》:“不知

  • 蒹葭

    读音:jiān jiā

    繁体字:蒹葭

    英语:JianJia

    意思:
     1.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
      ▶《韩诗外传》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