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更着人高住,不到溪山无好诗。
意思:中间再要人高住,不到溪山不喜欢诗。
出自作者[宋]薛嵎的《呈楮溪主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通过对溪边池畔的景色以及居住在其中的人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一水傍通四五池,竹亭茅榭亦相宜”,描绘了溪边池畔的景色。这句诗中,“一水”指的是溪水,“傍通四五池”则是指溪水旁连通了五六个池塘,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而“竹亭茅榭”则是指竹制的亭子和茅草搭建的榭台,这些建筑在山水之间,更显自然之美。诗人用“亦相宜”表达了对这种景色的欣赏,说明这些建筑与周围的景色非常协调,给人一种和谐之美。
“中间更着人高住,不到溪山无好诗”,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欣赏。前一句“中间更着人高住”中的“更”字,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这里的人居住在高处,能够更好地欣赏周围的景色,而周围的景色也因为人的存在而更加生动。后一句“不到溪山无好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他认为如果没有人在溪山间居住,那么也就没有了好的诗歌。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的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自然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