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杜仲高自鄂渚下仪真》 鄂渚三千里,南楼看月回。

鄂渚三千里,南楼看月回。

意思:鄂渚三千里,南楼看月回。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杜仲高自鄂渚下仪真》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鄂渚三千里,南楼看月回》,作者通过描绘鄂渚三千里,南楼看月回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鄂渚三千里,南楼看月回”,诗人描绘了鄂渚三千里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鄂渚是长江中的一个重要渡口,三千里长,诗人通过描绘这个壮阔的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同时,南楼看月回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颔联“东园花政好,去岁客重来”,诗人回忆起去年重游东园的情景,表达了对家乡风物的喜爱和对故人的怀念。东园是诗人曾经游玩过的地方,花政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风物的喜爱之情。去岁客重来则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颈联“兄弟皆名士,文章动上台”,诗人表达了对兄弟们的赞美和期待。兄弟们都是名士,文章动上台,表达了诗人对兄弟们的才华和能力的肯定和赞赏。这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希望自己也能像兄弟们一样有所作为。 尾联“倾城倾国色,也用觅良媒”,诗人用倾城倾国色来形容家乡的美女,表达了对家乡女性的赞美和欣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女性的关注和喜爱,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风物、女性、名士的赞美和欣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鄂渚三千里,南楼看月回。
东园花政好,去岁客重来。
兄弟皆名士,文章动上台。
倾城倾国色,也用觅良媒。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南楼

    读音:nán lóu

    繁体字:南樓

    意思:(南楼,南楼)

     1.在南面的楼。
      ▶南朝·宋·谢灵运有《南楼中望所迟客》诗。
      ▶闻人倓注:“灵运《游名山志》:‘始宁又北转一汀,七里,直指舍下园南门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鄂渚

    读音:è zhǔ

    繁体字:鄂渚

    意思:相传在今湖北·武昌·黄鹤山上游三百步长江中。
      ▶隋置鄂州,即因渚得名。世称鄂州为鄂渚。
      ▶《楚辞•九章•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款秋冬之绪风。”
      ▶王逸注:“

  • 三千

    读音:sān qiān

    繁体字:三千

    意思: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
      ▶《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