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富平少候》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候。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候。

意思:七个国家三边不到忧虑,十三身穿富平侯。

出自作者[唐]李商隐的《富平少候》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七国三边未到忧》,它表达了诗人在国家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身居高位却无法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的忧虑。诗人在十三岁时继承了富平候的爵位,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矛盾情感。他想要像其他富家子弟一样,收起金弹在林间玩耍,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但他的身份和责任让他无法这样做。相反,他珍惜那些井边精致的家具,这表明他身处高位,需要处理繁杂的事物。 “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这两句描绘了室内环境的华丽,象征着诗人的生活品质和地位。彩树如灯珠般错落有致,绣檀家具精美绝伦,玉枕更是价值不菲。这些细节描绘出诗人生活的奢华和精致,但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的新发现和新的情感寄托。由于他身居要职,很少有闲人前来拜访,只有清晨的访客才有可能引起他的注意。而这位新认识的佳人“字莫愁”,暗示了她可能是一个有着深重愁绪的女子,这也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相呼应。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环境和情感状态,表达了他身处高位却无法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他的孤独和寂寞。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候。
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
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
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键词解释

  • 三边

    读音:sān biān

    繁体字:三邊

    意思:(三边,三边)

     1.汉时指匈奴、南越、朝鲜。
      ▶《史记•律书》:“高祖有天下,三边外畔。”
     
     2.指东、西、北边陲。
      ▶《后汉

  • 富平

    读音:fù píng

    繁体字:富平

    意思:
     1.富平侯的略称。
      ▶《汉书•张汤传赞》:“汉兴以来,侯者百数,保国持宠,未若富平者也。”
      ▶《后汉书•张曹郑传赞》:“富平之绪,承家载世。”参见“富平侯”

  • 七国

    读音:qī guó

    繁体字:七國

    意思:(七国,七国)

     1.指战国时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国。
      ▶《史记•苏秦列传》:“凡天下战国七。”
      ▶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其后诸侯力征,

  • 三身

    读音:sān shēn

    繁体字:三身

    英语:the threefold body of a buddha

    意思:
     1.传说海外有国,国人一首三身。
      ▶《山海经•海外西经》:“三身国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