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此恨此际,拟托行云。
意思:此情此恨这个时候,拟托行说。
出自作者[宋]无名氏的《怨王孙/忆王孙》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孤独。
首先,诗的开头,“梦断漏悄。愁浓酒恼。宝枕生寒,翠屏向晓。”这几句描绘了一个深夜无眠的情景,诗人似乎在梦中挣扎,但最终还是被漏悄的寂静唤醒。愁绪满怀,只能借酒消愁,然而酒意却反而引发了更多的愁思。宝枕上生出寒意,翠屏上透露着清晨的曙光。这些细节描绘出一种深深的孤寂和无奈。
“门外谁扫残红。夜来风。玉箫声断人何处。”这几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心境,他看到门外被风吹落的残红,不禁想起昨夜那曾经响起的箫声,然而吹箫的人现在在哪里呢?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现在孤独生活的无奈叹息。
“春又去。忍把归期负。此情此恨此际,拟托行云。问东君。”这几句则转向了对未来的忧虑和期待。春天又要过去了,诗人无法接受再次辜负归期的事情发生。他此刻的心情、此地的怨恨,他想把这一切都托给行云,向春天(东君)询问。这是对未来的希望,也是对命运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深夜无眠、怀念过去、忧虑未来等细节,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孤独。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 此际有威权。-- 出自《风入松 咏扇》作者:[元]沈禧
- 此际有威权。-- 出自《风入松 咏扇》作者:[元]沈禧
-
谁知此际销魂。-- 出自《沁园春·紫陌芳尘》作者:[宋]赵崇嶓
- 那知此际。-- 出自《薄媚 西子词》作者:[宋]董颖
- 当此际。-- 出自《春声碎》作者:[宋]谭宣子
- 风光当此际。-- 出自《内家娇·煦景朝升》作者:[宋]柳永
- 当此际。-- 出自《渔家傲·道德文章传几世》作者:[宋]辛弃疾
- 明年此际。-- 出自《齐天乐·百花香里莺声好》作者:[宋]无名氏
- 此际公生日。-- 出自《贺圣朝·阶蓂八叶当炎赫》作者:[宋]无名氏
- 此际。-- 出自《月华清慢/月华清》作者:[宋]无名氏
-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出自《生查子 独游雨岩》作者:[宋]辛弃疾
- 行云自亦伤无定,莫就行云托信归。-- 出自《行云》作者:[宋]欧阳修
- 天外行云绝。-- 出自《虞美人·武昌七十庞眉叟》作者:[宋]林正大
- 行云故乡色。-- 出自《奉和随王殿下诗 十四》作者:[南北朝]谢朓
- 客过行云。-- 出自《答赵景猷》作者:[魏晋]曹摅
- 容易学行云。-- 出自《武陵春·门掩东风人去後》作者:[宋]谢懋
- 驻行云。-- 出自《江神子/江城子》作者:[宋]谢薖
- 行云掩映春山。-- 出自《柳梢青·雨歇桃繁》作者:[宋]张履信
- 此情谁见。-- 出自《减字木兰花·独行独坐》作者:[宋]朱淑真
- 此情真个苦。-- 出自《菩萨蛮·罗衫乍试寒犹怯》作者:[宋]程垓
- 人间无此情。-- 出自《菩萨蛮 题倪徵君惠麓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十》作者:[元]王国器
- 无人知此情。-- 出自《菩萨蛮·春心莫共花争发》作者:[宋]翁元龙
- 此情谁表。-- 出自《剔银灯·江上秋高霜早》作者:[宋]沈邈
- 此情谁共。-- 出自《黄鹤引·生逢垂拱》作者:[宋]方资
- 无物此情浓。-- 出自《浪淘沙 题阙》作者:[元]白朴
- 未会此情。-- 出自《减字木兰花·年来方寸》作者:[宋]欧阳修
- 此情风月知。-- 出自《阮郎归·落花浮水树临池》作者:[宋]欧阳修
- 此情千万重。-- 出自《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作者:[宋]晏殊
- 此恨谁知!-- 出自《滚绣球·恨相见得迟》作者:[元]王实甫
- 此恨无穷。-- 出自《风入松·碧苔满地衬残红》作者:[宋]康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