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更衣曲》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意思:庭前雪花纷纷,松桂冒雪,与廊下的灯笼交相辉映。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更衣曲》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夜晚宴会的诗,通过描绘各种场景和细节,展现了宴会的热闹和欢乐。 首先,诗中通过“博山炯炯吐香雾”和“红烛引至更衣处”描绘了夜晚的氛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接着,“夜如何其夜漫漫”描绘了夜晚的漫长和寂静,为后面的场景描绘提供了背景。 “邻鸡未鸣寒雁度”则通过自然界的声响,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寂静和漫长。接着,“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描绘了宴会场地的景象,通过雪压松桂和点点悬纱等细节,展现了宴会的豪华和精致。 “满堂醉客争笑语”和“嘈囋琵琶青幕中”则描绘了宴会中人们的欢乐和热闹,通过琵琶等乐器的演奏和人们的笑语,展现了宴会的欢乐和热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各种细节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宴会的热闹和欢乐,同时也通过夜晚的寂静和漫长,为这种欢乐提供了背景和对比。整首诗语言优美,细节描绘生动,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纱笼

    读音:shā lóng

    繁体字:紗籠

    意思:(纱笼,纱笼)

     1.纱制灯笼。
      ▶唐·白居易《宿东亭晓兴》诗:“温温土炉火,耿耿纱笼烛。”
      ▶宋·高观国《御街行•赋轿》词:“归来时晚,纱笼引道,

  • 点点

    读音:diǎn diǎn

    繁体字:點點

    英语:point

    意思:(点点,点点)

     1.小而多。
      ▶北周·庾信《晚秋》诗:“可怜数行雁,点点远空排。”
      ▶唐·皮日休

  • 雪压

    读音:xuě yā

    繁体字:雪壓

    意思:(雪压,雪压)

     1.积雪压着。
      ▶唐·白居易《题遗爱寺前溪松》诗:“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
      ▶宋·苏轼《如梦令•有寄》词:“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