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三学士人论事三书》 诸公事缄默,三学论安危。

诸公事缄默,三学论安危。

意思:在公事沉默,三个学习讨论安危。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读三学士人论事三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对当前社会问题的深刻关注和忧虑。 首句“邦计伤虚耗,边民苦乱离”,直接揭示了社会经济问题的严重性。这里的“虚耗”指的是资源的浪费和无效使用,可能涉及到财政、管理、政策等多个方面。而“边民苦乱离”则反映了战乱、政治不稳定等外部环境因素给边境地区的人民带来的苦难。 第二句“诸公事缄默,三学论安危”则揭示了另一个问题:当社会面临重大问题时,公众的声音却被忽视,学者们也在讨论安全和危机管理,但无人采取行动。 第三句“灾异天垂戒,修为国可医”表达了作者对天象异常(即“灾异”)的看法,认为这是上天在警示世人,如果人们能够反思并改正错误,国家是可以得到救治的。这里隐含着一种天人感应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哲学和社会学内涵。 最后一句话“传闻上元夜,绝似太平时”则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渴望。尽管当前可能存在种种问题,但传闻上元节的喜庆气氛,似乎预示着一个太平盛世即将到来。这是一种希望和期待,也是对未来的一种乐观预期。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深深关切,以及对太平盛世的渴望。它提醒人们反思当前的困境,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同时也寄希望于未来的改善。这种关注现实、积极向上的态度,值得人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邦计伤虚耗,边民苦乱离。
诸公事缄默,三学论安危。
灾异天垂戒,修为国可医。
传闻上元夜,绝似太平时。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三学

    读音:sān xué

    繁体字:三學

    意思:(三学,三学)

     1.唐代称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三学,隶属国子监。文武三品以上官吏子孙得入国子学,五品以上子孙得入太学,七品以上子孙及平民之俊异者得入四门学。
      

  • 缄默

    读音:jiān mò

    繁体字:緘默

    短语:默 沉默寡言

    英语:keep silent

    意思:(缄默,缄默)
    亦作“缄嘿”。
     
     1.闭口不言。

  • 安危

    读音:ān wēi

    繁体字:安危

    短语:摇摇欲坠 千钧一发 间不容发 危险 危殆 危 凶险 引狼入室 悬乎 岌岌可危 鱼游釜中 危如累卵 险恶 悬 朝不保夕 如履薄冰 危亡 危象 危在旦夕

    <

  • 诸公

    读音:zhū gōng

    繁体字:諸公

    意思:(诸公,诸公)

     1.众公卿。
      ▶《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余大国称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