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复用前韵》 唤起春眠恨伯劳,一簪华发不禁搔。

唤起春眠恨伯劳,一簪华发不禁搔。

意思:唤起春眠恨伯劳,一个一生不禁止搔头发。

出自作者[宋]李弥逊的《复用前韵》

全文赏析

唤起春眠恨伯劳,一簪华发不禁搔。 缓寻亲绿偏疑竹,细数轻红错认桃。 这是一首富有情趣的诗。它以诗人睡眠时的所见所感为线索,从睡眠被扰、春恨难消开始,到以绿竹、桃花作伴、梦醒时分结束。 首句“唤起春眠恨伯劳”,诗人用伯劳鸟唤醒梦境,点明是春眠初起时的情景。“恨”字,说明诗人对春眠本应很留恋,却把它的破坏者唤起来,恨之入骨。这其中也透露出诗人因种种原因而怨愁烦恼的心理。 “一簪华发不禁搔”句,是诗人对华发已生的慨叹。他既然因种种烦恼而心绪不佳,头发易于变白,睡得稍久醒来之后,便不禁用手搔着头发出出气。这里也含有自嘲自讽的意味在内。“不禁”二字,十分传神。 “缓寻亲绿偏疑竹”,写诗人起床后缓步徘徊所见到的景物。这时他看到绿色的竹叶似乎也与人亲近。“寻亲”二字把诗人当时渴望与人们接近、渴望与友人亲朋欢聚的心理写出来了。 “细数轻红错认桃”句,是全诗的警句。上句写绿竹本无花而被人疑为花;这句写枝上樱桃本属轻红,却错认桃花。这两句既与前句呼应,又为后两句作铺垫。 “惆怅旧欢如在梦”,说明梦醒之后,梦中的旧欢早已逝去,现在只有寂寞相随。 “天涯流落思无穷”是对“惆怅旧欢”的回答:原来诗人惆怅寂寞之情极是浓重,带有流落天涯的伤感。 这首诗以“梦醒”为线索,写出由恨伯劳引起、以绿竹桃花作伴、惆怅旧欢如梦、寂寞相随的感情变化过程。语言通俗易懂,形象鲜明,妙在以拙朴的语言抒真情。诗的末两句一叹一收,更觉有无限情韵。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诗篇,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由春眠初醒至起床后的种种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伤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唤起春眠恨伯劳,一簪华发不禁搔。
缓寻亲绿偏疑竹,细数轻红错认桃。

关键词解释

  • 春眠

    读音:chūn mián

    繁体字:春眠

    意思:春睡。亦指春日困倦而生的睡意。
      ▶唐·王维《扶南曲歌词》之一:“翠羽流苏帐,春眠曙不开。”
      ▶唐·孟浩然《春晓》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明·

  • 华发

    读音:huá fà

    繁体字:華發

    英语:grey hair

    解释:〈书〉花白的头发。

    详细释义:1.花白的头发。唐?元稹?遣病诗十首之五:『华发不再青,劳生竟何

  • 伯劳

    读音:bó láo

    繁体字:伯勞

    意思:(伯劳,伯劳)
    鸟名。又名鵙或鴃。额部和头部的两旁黑色,颈部蓝灰色,背部棕红色,有黑色波状横纹。吃昆虫和小鸟。善鸣。
      ▶《诗•豳风•七月》“七月鸣鵙”毛传:“鵙,伯劳也。”<

  • 唤起

    读音:huàn qǐ

    繁体字:喚起

    短语:感召 召

    英语:rout up

    意思:(唤起,唤起)

     1.叫醒。
      ▶唐·杜甫《秋日夔州咏怀奉寄郑监李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