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卢郎中汀》 向事每计较,与山实绸缪。

向事每计较,与山实绸缪。

意思:向事每计较,与山实际亲热。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送卢郎中汀》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人生,通过描绘洛水春渡、山川景色、过客淹留等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联“洛水春渡阔,别离心悠悠。”描绘了洛水春天的渡口宽阔无边,离别的情绪在心中悠悠荡漾。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离别的情感比作洛水春渡中的水波,形象地表达了离别的哀愁。 颔联“一生空吟诗,不觉成白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一生中空有诗歌创作,却无法消除离别的痛苦,不知不觉中已经白了头发。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诗歌创作与离别痛苦进行对比,突出了离别的沉重。 颈联“向事每计较,与山实绸缪。”描绘了作者与山之间的亲密关系,对山川景色进行了赞美。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山川拟人化,表达了作者对山川的喜爱之情。 尾联“唯余去无由。”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和无法摆脱的痛苦。这里运用了转折的手法,从前面的描述中转入现实,突出了离别的沉重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洛水春渡、山川景色、过客淹留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对比、拟人和转折手法,使得诗歌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同时,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洛水春渡阔,别离心悠悠。
一生空吟诗,不觉成白头。
向事每计较,与山实绸缪。
太华天上开,其下车辙流。
县街无尘土,过客多淹留。
坐饮孤驿酒,行思独山游。
逸关岚气明,照渭空漪浮。
玉珂摆新欢,声与鸾凤俦。
朝谒大家事,唯余去无由。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绸缪

    解释

    绸缪 chóumóu

    (1) [bind tightly]∶紧密缠缚

    绸缪束薪。——《诗·唐风·绸缪》

    (2) [be sentimentally attached]∶缠绵;

  • 计较

    读音:jì jiào

    繁体字:計較

    短语:斤斤计较 锱铢必较

    英语:(v) haggle; bicker; argue

    意思:(计较,计较)
    亦作“计校”。亦作“计挍”

  • 向事

    引用解释

    往事。 唐 孟郊 《送卢郎中汀》诗:“一生空吟诗,不觉成白头。向事每计较,与山实绸繆。”《新唐书·李靖传》:“既往不咎,向事吾久已忘之。”

    读音:xiàng shì

  • 山实

    读音:shān shí

    繁体字:山實

    意思:(山实,山实)
    山中草木的果实。
      ▶唐·李贺《昌谷诗》:“苔絮萦涧砾,山实垂赪紫。”
      ▶唐·陆龟蒙《四明山诗•青棂子》:“山实号青櫺,环冈次第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