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忆山泉》 一夜寒声来梦里,平明著屐到声边。

一夜寒声来梦里,平明著屐到声边。

意思:一个夜晚寒冷的声音来梦里,黎明穿着木屐到声边。

出自作者[唐]陆龟蒙的《忆山泉》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夜寒声来梦里,平明著屐到声边。心期盛夏同过此,脱却荷衣石上眠》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象,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的诗。 首句“一夜寒声来梦里”,诗人用“寒声”来描绘夜晚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凉、宁静的感觉。这句诗引导读者进入诗人的梦境,为接下来的描绘提供了背景。 “平明著屐到声边”描述了诗人清晨穿着木屐,前往声音来源的地方。这里的“著屐”是借用了传统中国文化中的木屐元素,增添了诗的韵味。“平明”则表明时间尚早,为接下来的活动提供了时间背景。 “心期盛夏同过此”表达了诗人对夏日景象的期待和向往,他希望与朋友一同欣赏这美景。这里的“心期”是表达情感和愿望的词语,而“盛夏”则描绘了夏日的热烈和生机。 最后一句“脱却荷衣石上眠”描绘了诗人对夏日清凉石上的睡眠的向往,他脱下了夏季的衣服(这里指的是“荷衣”),表达了夏日清凉舒适的感受。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夏日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夜寒声来梦里,平明著屐到声边。
心期盛夏同过此,脱却荷衣石上眠。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关键词解释

  • 寒声

    读音:hán shēng

    繁体字:寒聲

    意思:(寒声,寒声)

     1.寒冬的声响,如风声、雨声、鸟鸣声等。
      ▶唐·朱邺《扶桑赋》:“巨影倒空而漠漠,寒声吹夜以颾颾。”
      ▶宋·杨万里《霰》诗:“寒

  • 平明

    读音:píng míng

    繁体字:平明

    英语:dawn; daybreak

    意思:
     1.犹黎明。天刚亮的时候。
      ▶《荀子•哀公》:“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
      ▶唐·李

  • 一夜

    (1).一个夜晚;一整夜。《穀梁传·定公四年》:“以众不如 吴 ,以必死不如 楚 ,相与击之,一夜而三败 吴 人。”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魂终朝以三夺,心一夜而九摧。”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四:“明朝驛使发,一夜絮征袍。” 老舍 《正红旗下》一:“有时候,他们会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一直转一夜。”
    (2).指某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王 乃使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