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李秬约赏牡丹》 一朵故应偏晚出,百花浑似不曾开。

一朵故应偏晚出,百花浑似不曾开。

意思:一朵所以应偏晚出,百花潭似乎不曾开。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次韵李秬约赏牡丹》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花卉的诗,以鲜艳的色彩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夭红浓绿总教回”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红绿交织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生机勃勃的基调。而“更待清明谷雨催”则进一步点明了时间,即在清明谷雨时节,万物等待着生长的催促。 接着,“一朵故应偏晚出,百花浑似不曾开”将焦点转向一朵晚开的花,与百花形成对比,表现了这朵花的独特和突出。这里的描绘既有对个体生命的赞美,也隐喻着作者自身的孤独与自豪。 然后,“常夸西洛青屏簇,久说南滁紫线堆”两句,通过对西洛和南滁两处名胜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丰富多彩和美丽壮观。这里的“青屏簇”和“紫线堆”形象地描绘了花丛和树木的繁茂。 最后,“任是无情还有意,不知千里为谁来”两句,以“无情还有意”来描绘花朵,表现了花朵虽然无情,但却充满了生命力。而“不知千里为谁来”则表达了作者对花朵开放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花卉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和孤独感的流露。诗歌语言生动,意象丰富,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夭红浓绿总教回,更待清明谷雨催。
一朵故应偏晚出,百花浑似不曾开。
常夸西洛青屏簇,久说南滁紫线堆。
任是无情还有意,不知千里为谁来。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百花

    读音:bǎi huā

    繁体字:百花

    英语:hundred flowers

    意思:亦作“百华”。
     各种花。
      ▶北周·庾信《忽见槟榔》诗:“绿房千子熟,紫穗百花开。”
      ▶唐·

  • 不曾

    读音:bù céng

    繁体字:不曾

    短语:无 远非 罔 没 毋 绝非 靡 莫 从不 从未

    英语:never

    意思:未曾,没有。
      ▶南朝·宋·刘义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