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 薄似蒲葵质更圆,忽疑明月落尊前。

薄似蒲葵质更圆,忽疑明月落尊前。

意思:薄似蒲葵质更圆,忽然怀疑明月落尊前。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

全文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代蔡襄所作的《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蔡襄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淡雅、婉约细腻著称。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漳州,蔡襄在那里遇到了一位名叫宗要的僧人,他送给蔡襄两把纸扇,并请蔡襄在每把扇子上题诗一首。蔡襄接受了这个请求,于是写下了这首《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的诗。 这首诗描绘了漳州的美景和人文风情,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其中“白莲”指的是漳州的一种特产——白莲花,这种花盛开时非常美丽,因此成为了漳州的代表之一。而“僧宗要”则是漳州的一位高僧,他在佛教界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声望。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展现了蔡襄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关注和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薄似蒲葵质更圆,忽疑明月落尊前。
南堂暑气生烦浊,一座清凉直几钱。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蒲葵

    读音:pú kuí

    繁体字:蒲葵

    英语:Chinese fan-palm

    意思:
     1.常绿乔木,叶子大,大部分掌状分裂,裂片长披针形,圆锥花序,生在叶腋间,花小,果实椭圆形,成熟时黑色。生长在热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 尊前

    引用解释

    1.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唐 马戴 《赠友人边游回》诗:“尊前语尽北风起,秋色萧条胡雁来。”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宋 晏几道 《满庭芳》词:“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风。” 明 陈所闻 《初春看晴雪》曲:“喜尊前花萼相辉,听曲里阳春同调。”

    2.尊长之前。书信中的敬词。《西游记》第八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