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董烈妇行》 董郎卧瘵一年死,烈妇呕血手敛藏。

董郎卧瘵一年死,烈妇呕血手敛藏。

意思:董郎睡觉痨病一年死,烈妇吐血手敛藏。

出自作者[明]祝允明的《董烈妇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扬董氏女子的诗歌,表达了对她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的敬仰之情。 首先,诗中通过描述大壑松不雕,高山石不朽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董氏女子如同山石一般坚韧不朽的品质,同时也暗示了她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 其次,诗中描述了董氏女子嫁给丈夫后,丈夫卧病一年后去世,她守寡并坚信自己的誓言,表现出她的忠诚和坚定。 接着,诗中描述了董氏女子对未来的期望和计划,她坚信自己的信念和誓言,并希望与伯父共同生活,表现出她的坚韧和勇气。 最后,诗中描述了董氏女子在失去母亲后的悲痛和无助,但她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誓言,表现出她的坚强和毅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董氏女子的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表达了对她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社会道德的呼唤和对女性地位的重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壑松不雕,高山石不朽。
覆载无改易,世有董烈妇。
烈妇王氏名桂芳,十七嫁与董家郎。
董郎卧瘵一年死,烈妇呕血手敛藏。
当时信誓对日月,谁能上掩日月光。
死生契阔志不违,老姑无依老母嫠。
母与烈妇伯父期,他年徐与重结褵。
为言:“汝婿昔僦居,婿死居停主人将夺之。
汝曷来归与汝栖,与汝伯父相因依。
”烈妇闻命志益悲:“未闻太行王屋曾为愚公移?
天地生我死我自有处,何有一撮茅土为瀍帷?
”啼眠风洒洒,母日护之不少舍。
后数日母去,谓:“汝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是明朝的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因为右手有六根手指而自号“枝山”,被誉为“枝指生”。祝允明的家族学问渊源,早年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七次会试都未能中选。他的诗文作品不多,但却写得优美精致,展现了其才华横溢的文学天赋。祝允明最著名的成就是书法方面,尤以狂草书法著称,被誉为“祝枝山的字,唐伯虎的画”。

关键词解释

  • 呕血

    读音:ǒu xuè

    繁体字:嘔血

    英语:hematemesis

    意思:(呕血,呕血)
    吐血。
      ▶《左传•哀公二年》:“吾伏弢呕血,鼓音不衰。”
      ▶《后汉书•孔融传》:“日磾

  • 敛藏

    读音:liǎn cáng

    繁体字:斂藏

    意思:(敛藏,敛藏)

     1.犹殓葬。敛,通“殓”。
      ▶《释名•释丧制》:“衣尸棺曰敛,敛藏不复见也。”
      ▶《新唐书•崔彦曾传》:“既遇害,赂守卒,敛藏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