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日暮江上》 渔父虽相问,那能话所从。

渔父虽相问,那能话所从。

意思:渔夫虽然相问,那不能说话的从。

出自作者[唐]许棠的《日暮江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诗,通过对孤帆、落照、归鸟、潮水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和宁静。 首联“孤帆收广岸,落照在遥峰。”描绘了江面的景象,一艘孤帆在宽广的江面上收起风帆,远处的山峰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这两句诗以动衬静,通过孤帆这一动态元素反衬出江岸的宁静,同时也为后面的描绘提供了背景。 颔联“南北渡人少,高低归鸟重。”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景象。由于南北往来的人少,使得江边显得更加宁静;而归巢的鸟儿飞得又低又重,也增添了环境的静谧。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更加深入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和美丽。 颈联“潮回沙出树,雨过浦沉钟。”描绘了潮水、沙滩、树木和雨后河岸的景象。潮水退去,露出了沙滩和树木;雨后河边的寺庙沉寂了下来,不再敲钟。这两句诗通过描绘雨后潮退、树现、钟沉的景象,进一步突出了环境的静谧和时间的流逝。 尾联“渔父虽相问,那能话所从。”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渔父的羡慕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尽管有人询问,但诗人却不愿说出自己的归隐原因。这一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江南水乡。诗中通过对孤帆、落照、归鸟、潮水等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无奈。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孤帆收广岸,落照在遥峰。
南北渡人少,高低归鸟重。
潮回沙出树,雨过浦沉钟。
渔父虽相问,那能话所从。

关键词解释

  • 那能

    读音:nà néng

    繁体字:那能

    意思:方言。怎么样。
      ▶章炳麟《新方言•释词》:“凡诸形状皆谓之态,亦谓之能;苏州问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态字,犹通语言曾(俗作怎)么样矣。”
      ▶殷夫《监房的一夜》:“小

  • 渔父

    解释

    渔父 yú fǔ

    [old fisherman] 渔翁,捕鱼的老人

    渔父见而问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引用解释

    1.老渔翁。《庄子·秋水》:“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唐 罗

  • 所从

    读音:suǒ cóng

    繁体字:所從

    意思:(所从,所从)
    所向;所往。
      ▶唐·李正辞《赋得白云起封中》:“岂学无心出,东西任所从。”
      ▶唐·吴筠《游庐山五老峰》诗:“云外听猿鸟,烟中见杉松。自然符幽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