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三宿神景宫》 万籁既无声,澄明但心听。

万籁既无声,澄明但心听。

意思:万籁既没有声音,光明但心听。

出自作者[唐]陆龟蒙的《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三宿神景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灵踪未遍寻,不觉溪色暝》是一首描绘诗人山中寻访灵迹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山中幽静的环境,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灵迹的向往。 首联“灵踪未遍寻,不觉溪色暝”,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灵迹的向往,但因为山中景色迷人,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灵迹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山中幽静环境的喜爱。 颔联“回头问栖所,稍下杉萝径”,诗人回头询问山中栖息之所,然后沿着杉萝小径慢慢下山。这一联描绘了诗人寻访灵迹的行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幽静环境的喜爱和向往。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描绘了山中幽静的环境和自己的感受。“岩居更幽绝,涧户相隐映”和“过此即神宫,虚堂惬云性”等句,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幽静环境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山中可能有灵迹存在。接下来的几联则描绘了诗人对山中景色的欣赏和自己的感受,如“四轩尽疏达,一榻何清零”、“仿佛闻玉笙,鼓铿动凉磬”、“风凝古松粒,露压修荷柄”等句,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陶醉。 最后几联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悟和思考。“希微辨真语,若授虚皇命”等句,表达了诗人对灵迹的信仰和敬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频窥宿羽丽,三吸晨霞盛”等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寻访灵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灵迹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幽静环境的喜爱和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陶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灵踪未遍寻,不觉溪色暝。
回头问栖所,稍下杉萝径。
岩居更幽绝,涧户相隐映。
过此即神宫,虚堂惬云性。
四轩尽疏达,一榻何清零。
仿佛闻玉笙,鼓铿动凉磬。
风凝古松粒,露压修荷柄。
万籁既无声,澄明但心听。
希微辨真语,若授虚皇命。
尺宅按来平,华池漱馀净。
频窥宿羽丽,三吸晨霞盛。
岂独冷衣襟,便堪遗造请。
徒深物外趣,未脱尘中病。
举首谢灵峰,徜徉事归榜。
作者介绍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关键词解释

  • 澄明

    读音:chéng míng

    繁体字:澄明

    英语:clear and bright

    意思:(参见澂明)
    清澈;明凈。
      ▶南朝·梁元帝《乌栖曲》:“月华似璧星如珮,流影澄明玉堂内。”

  • 万籁

    读音:wàn lài

    繁体字:萬籟

    英语:all sounds

    意思:(万籁,万籁)
    各种声响。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
      ▶南朝·齐·谢朓《答王世子》诗:“苍云暗九重,北风吹万籁。”<

  • 无声

    读音:wú shēng

    繁体字:無聲

    短语:寞 门可罗雀 空荡荡 落寞 萧条 背静 冷冷清清 冷静 冷落

    英语:noiselessly

    意思:(无声,无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