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池州夫子庙麟台》 劝善惩恶,奸邪乃正。

劝善惩恶,奸邪乃正。

意思:劝善惩恶,邪恶是正。

出自作者[唐]韦表微的《池州夫子庙麟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圣人之道不传、人心混乱等社会现象的感慨,同时以麒麟为象征,赞颂了孔子的圣德和教化。 首段描述了社会的混乱和圣道的不传,感叹麒麟不再出现。其次赞美了孔子的继承和发扬了圣贤之道,通过诗书的整理和礼乐的制定,惩恶扬善,使奸邪归正。然后描绘了孔子虽身处乱世,但坚守圣道,教育弟子,展现了其仁德。接着描述了时代的衰败,秦国暴政,使得麒麟无法生存,孔子也无法施展其教化。最后以麒麟和孔子的遭遇,表达了圣人之道在乱世中的困境,同时赞颂了孔子的圣德。 整首诗通过麒麟的形象和孔子的教化,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感慨,展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二仪既闭,三象乃乖。
圣道埋郁,人心不开。
上无文武,下有定哀。
吁嗟麟兮,孰为来哉。
周虽不纲,孔实嗣圣。
诗书既删,礼乐大定。
劝善惩恶,奸邪乃正。
吁嗟麟兮,克昭符命。
圣与时合,代行位尊。
苟或乖戾,身穷道存。
於昭鲁邑,栖迟孔门。
吁嗟麟兮,孰知其仁。
运极数残,德至时否。
楚国浸广,秦封益侈。
墙仞迫厄,崎岖阙里。
吁嗟麟兮,靡有攸止。
世治则麟,世乱则麇。
出非其时,麋鹿同群。
孔不自圣,麟不自祥。
吁嗟麟兮,天何所亡。

关键词解释

  • 劝善惩恶

    引用解释

    《左传·成公十四年》:“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脩之?”后以“劝善惩恶”指奖勉劝励有善行的人,惩戒有恶行的人。《汉书·张敞传》:“自请治剧郡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吏追捕有功效者,愿得壹切比 三辅 尤异。”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凡作传奇者,先要涤去此种肺肠,务存忠厚之心……以之劝善惩恶则可,以之欺善作恶则不可。” 郭沫若

  • 奸邪

    读音:jiān xié

    繁体字:姦邪

    英语:crafty and evil; treacherous;

    反义词: 屈曲、邪曲、正直、狡猾

    解释:〈书〉①奸诈邪恶

  • 劝善

    引用解释

    勉励为善;勉力为善。《韩非子·守道》:“圣王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完法。”《汉书·公孙弘传》:“臣闻上古 尧 、 舜 之时,不贵爵赏而民劝善。”

    读音:quàn shàn

    近义词:惩恶

  • 惩恶

    读音:chéng è

    繁体字:懲惡

    意思:(惩恶,惩恶)
    I
    惩治作噁的人。
       ▶《后汉书•仲长统传》:“今患刑轻之不足以惩恶,则假臧货以成罪……恐非帝王之通法,圣人之良制也。”参见“惩恶劝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