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杨伯子》 兰砌多黄口,蓬山半白头。

兰砌多黄口,蓬山半白头。

意思:兰砌多对不起,蓬山半白头。

出自作者[宋]刘过的《送杨伯子》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天下少奇士,况乎吾一州。逢人问姓字,知子有源流。兰砌多黄口,蓬山半白头。诚斋知未可,唤作小坡休》是一首描绘人生经历和感慨的诗。 首联“天下少奇士,况乎吾一州。”诗人表达了对于世界之大,奇人异士稀少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所在的地方也未能遇到很多独特的人才。这一句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似乎在茫茫人海中,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 “逢人问姓字,知子有源流。”这一句描绘了诗人与人交往时的一种态度,他对于每个人的姓氏和家世都非常关心,这表现出他的尊重和欣赏。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人才的认识和重视,认为一个人的姓名和家世就是他的根源和背景,可以反映出他的品质和能力。 “兰砌多黄口,蓬山半白头。”这是对诗人所在环境的描述,他所在的屋子里有很多年轻人,而他也已经有了白头发。这句诗表达了时间飞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也透露出一种对人生沧桑的无奈。 最后两句“诚斋知未可,唤作小坡休。”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也许他觉得还不够好,也许他觉得应该改变自己的方式。他觉得如果改变一下称呼或者方式,也许会更好。这句诗透露出一种自我反思和追求进步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感慨,表达了他对于人才的重视、对于时间的无奈、对于自己的反思和追求进步的精神。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一读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下少奇士,况乎吾一州。
逢人问姓字,知子有源流。
兰砌多黄口,蓬山半白头。
诚斋知未可,唤作小坡休。
作者介绍 纪昀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明毛晋汲古阁《龙洲道人诗集》

关键词解释

  • 黄口

    读音:huáng kǒu

    繁体字:黃口

    意思:(黄口,黄口)

     1.雏鸟的嘴。借指雏鸟。
      ▶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见罗者,其所得者皆黄口也。
      ▶孔子曰:‘黄口尽得,大爵独不得,何也?’

  • 蓬山

    读音:péng shān

    繁体字:蓬山

    英语:Bong Son

    意思:
     1.即蓬莱山。相传为仙人所居。
      ▶南朝·梁·沈约《桐柏山金庭馆碑》:“望玄洲而骏驱,指蓬山而永骛。”

  • 白头

    读音:bái tóu

    繁体字:白頭

    短语:老朽 老 行将就木 苍老 早衰 朽迈 年老 大年 老弱病残 衰老 老态龙钟 上年纪 老迈

    英语:hoary head

  • 山半

    读音:shān bàn

    繁体字:山半

    意思:山腰,。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三》:“唿山下人令上山半,与语溪中。”
      ▶唐·杜荀鹤《登山寺》诗:“山半一山寺,野人秋日登。”
      ▶何其芳《忆昔》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