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崔庆孙》 交情澹泊应长在,俗态流离且勉旃。

交情澹泊应长在,俗态流离且勉旃。

意思:感情淡泊应该长在,一般态流离失所并且你飞黄腾达。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寄崔庆孙》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句“故人何处又留连”,诗人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他们在哪里逗留,仿佛在耳边低语,诉说着过去的点滴。 “月冷风高镜水边”,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凄清的夜晚,月亮冷冷地照在水面上,风高呼啸,仿佛在诉说着故人的离去。镜水在这里象征着平静、清澈的内心世界,也暗示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文阵解围才昨日”,诗人用典故赞美故人文才出众,解除了他人的困扰,展现了故人的才华和影响力。 “醉乡分袂已三年”,诗人用“分袂”表达了分别的痛苦,已经过去三年了,但诗人仍然感到痛苦。 “交情澹泊应长在”,诗人表达了对故人淡泊名利的交情的赞赏,相信这种情谊会长久存在。 “俗态流离且勉旃”,诗人用“俗态”来形容世间的浮躁和虚荣,用“且勉旃”表达了对故人的鼓励,希望他们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被世俗所左右。 最后,“还拟山阴一乘兴,雪寒难得渡江船”,诗人表达了再次与故人相见的愿望,即使天气寒冷,也想要乘兴而去,期待着再次与故人相聚。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故人何处又留连,月冷风高镜水边。
文阵解围才昨日,醉乡分袂已三年。
交情澹泊应长在,俗态流离且勉旃。
还拟山阴一乘兴,雪寒难得渡江船。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俗态

    读音:sú tài

    繁体字:俗態

    意思:(俗态,俗态)

     1.世俗的情状。
      ▶唐·王勃《涧底寒松赋》:“见时华之屡变,知俗态之多浮。”
      ▶唐·杜甫《石笋行》:“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 澹泊

    读音:dàn bó

    繁体字:澹泊

    英语:without worldly desires

    意思:
     1.恬淡寡欲。
      ▶《汉书•叙传上》:“若夫严子者,绝圣弃智,修生保真,清虚澹泊,归之自

  • 流离

    读音:liú lí

    繁体字:流離

    英语:wander about as a refugee

    意思:(流离,流离)

     1.因灾荒战乱流转离散。
      ▶《汉书•刘向传》:“死者恨于下

  • 交情

    读音:jiāo qíng

    繁体字:交情

    短语:雅 谊 交 义

    英语:fellowship

    意思: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建立起来的感情。
      ▶《史记•汲郑列传》:“一死一

  • 勉旃

    读音:miǎn zhān

    繁体字:勉旃

    意思:努力。多于劝勉时用之。旃,语助,之焉的合音字。
      ▶《汉书•杨恽传》:“方当盛汉之隆,愿勉旃,毋多谈。”
      ▶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困学违从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