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 晚上危亭望大江,天教千古作金汤。

晚上危亭望大江,天教千古作金汤。

意思:晚上危亭望大江,天教千古作金汤。

出自作者[宋]吴芾的《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

全文赏析

晚上危亭望大江,天教千古作金汤。 这首诗的标题是《晚上危亭望大江,天教千古作金汤》,这表明了诗人在晚上站在高高的亭子上,眺望滚滚的大江,而天意让他(或她)把这个情景铭刻在心,希望这种经历能够流传千古,成为保卫国家的金汤之策。 “危亭”是诗中的关键意象,它象征着高耸、坚固和重要。诗人站在高处,可以俯瞰到更广阔的视野,也更能感受到大江的壮丽和威严。同时,“危亭”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和担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国家更加稳固。 “天教千古作金汤”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渴望。他希望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能够让这个晚上看到的景象成为一种典范,一种永恒的防线,就像金汤一样坚不可摧。 中流击楫人何在,徒感兴亡对夕阳。 然而,“中流击楫人何在”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曾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的深深怀念。他们在哪里?他们是否还在为了国家的兴亡而奋斗?诗人感到疑惑和迷茫。 同时,“徒感兴亡对夕阳”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感慨。夕阳是傍晚的象征,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诗人面对夕阳,感怀兴亡,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它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智慧的诗歌,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晚上危亭望大江,天教千古作金汤。
中流击楫人何在,徒感兴亡对夕阳。

关键词解释

  • 金汤

    读音:jīn tāng

    繁体字:金湯

    英语:impregnable fortress

    意思:(金汤,金汤)
    见“金城汤池”。

    详细释义:比喻防守严密,无

  • 大江

    长江 。《楚辞·九歌·湘君》:“望 涔阳 兮极浦,横 大江 兮扬灵。”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大江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 钟山 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 大江 。”

    读音:dà jiāng

  • 千古

    读音:qiān gǔ

    繁体字:千古

    英语:eternal

    意思:
     1.久远的年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四》:“追芳昔娱,神游千古,故亦一时之盛事。”
      ▶唐·李白

  • 晚上

    读音:wǎn shàng

    繁体字:晚上

    意思:太阳落了以后到深夜以前的时间。亦泛指夜里。
      ▶《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六老爷,是即刻就来,是晚上纔来?”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当下晚上一点钟开行,次日

  • 危亭

    读音:wēi tíng

    繁体字:危亭

    意思:耸立于高处的亭子。
      ▶唐·白居易《春日题干元寺上方最高峰亭》诗:“危亭绝顶四无邻,见尽三千世界春。”
      ▶朱自清《南京》:“燕子矶在长江里看,一片绝壁,危亭翼然,的确惊

  • 江天

    读音:jiāng tiān

    繁体字:江天

    英语:sky over the river

    意思:江和天。多指江河上的广阔空际。
      ▶南朝·梁·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诗:“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