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题材夏时甫晓山亭诗》 时甫盍刻石,方山可对峙。

时甫盍刻石,方山可对峙。

意思:当时刚刚何不刻石,方山可以对峙。

出自作者[宋]袁甫的《寄题材夏时甫晓山亭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夏君人中英的赞美诗,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诗中描述了夏君人的品格、襟怀、学问和情操,将他比作修竹、孤松、山色等高洁之物,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诗中还表达了对夏君人的妇翁讷斋的敬重之情,并描述了他在人世间的作为,以及他对生死、仕宦的看法。作者认为夏君人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他的诗歌也令人感慨生死,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夏君人诗歌的珍视之情,认为这首诗是人间不可多得的瑰宝,并建议将这首诗刻在石上,与方山对峙,以示对夏君人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夏君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死、仕宦等问题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夏君人中英,讷斋天下士。
襟期修篁友,节操孤松比。
大书晓山扁,山色来棐几。
爱此朝气爽,未明搅衣起。
讷斋我妇翁,颇曾窥涯涘。
结交折辈行,逢人说夏子。
因读晓山吟,令我慨生死。
人世亦何为,仕宦聊尔尔。
熟知死不朽,香比名垂祀。
此人不复得,此诗谁能似。
时甫盍刻石,方山可对峙。

关键词解释

  • 方山

    读音:fāng shān

    繁体字:方山

    意思:
     1.山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南。传说为秦始皇凿断金陵山以疏淮水处,其地四方而峭绝,故名。
      ▶清·侯方域《定鼎说》:“﹝秦﹞鉴观秣陵,厥有王气,令朱衣三千之众,凿立

  • 刻石

    读音:kè shí

    繁体字:刻石

    英语:To carve on a stone ( with words, pattern, etc).

    意思:
     1.在石上雕刻。
      ▶《史记•秦始皇本

  • 对峙

    读音:duì zhì

    繁体字:對峙

    短语:势不两立 对立 对垒 胶着 分庭抗礼 对抗

    英语:mutual confrontation

    意思:(对峙,对峙)

  • 石方

    读音:shí fāng

    繁体字:石方

    英语:cubic meter of stone

    意思:各种土建工程中挖、填、堆砌和运输石头的计量单位,通常用立方米计算,故名。
      ▶綦水源《三不吹》:“如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