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棹歌行》
翌日乘波扬。
翌日乘波扬。
意思:
第二天乘波传播。
出自作者[魏晋]曹叡的《棹歌行》
全文创作背景
曹叡创作《棹歌行》的背景与东汉末年的战乱和社会动荡有关。这首诗描述了帝王乘坐楼船游览江南水乡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景色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和人生的感慨。通过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面对纷扰现实时所追求的心灵宁静和超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翌日赋此,记一时之概耳。
-- 出自《摸鱼子 秋仲一日,李具瞻待御偕予过天庆观》作者:[元]白朴
翌日各解舟,出浦风动旗。
-- 出自《重送杨明叔》作者:[宋]梅尧臣
翌日倏分携,南北各如萍。
-- 出自《送惟凤师归四明》作者:[宋]释智圆
乾坤爽气初秋动,社稷元勋翌日生。
-- 出自《韩魏公生日二首》作者:[宋]强至
淫鱼乘波听。
-- 出自《善哉行》作者:[魏晋]曹丕
吹沙乘波出,汹若鲸鲵起。
-- 出自《感怀二十四首》作者:[明]刘基
夜报风姨息,晓乘波后平。
-- 出自《行铜陵道》作者:[宋]李曾伯
舟无袽兮载函重,风乘波兮棹人用。
-- 出自《江上词》作者:[宋]王令
出门千乘波低昂,酒垆厨传公为航。
-- 出自《和史魏公燔黄》作者:[宋]释宝昙
曲池扬素波。
-- 出自《杂诗》作者:[魏晋]王粲
白日扬素晖。
-- 出自《宴会诗》作者:[魏晋]陈琳
陵木扬葩。
-- 出自《答赵景猷》作者:[魏晋]曹摅
玉石扬华英。
-- 出自《驱车篇》作者:[魏晋]曹植
皇佐扬天惠。
-- 出自《赠丁仪王粲诗》作者:[魏晋]曹植
对扬万寿。
-- 出自《梁宗庙登歌 五》作者:[南北朝]沈约
对扬成命。
-- 出自《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作者:[魏晋]陆机
肇扬清芬。
-- 出自《从事中郎张彦明为中护军奚世都为汲郡太守客》作者:[魏晋]陆云
诗句原文
王者布大化。
配干稽后祇。
阳育则阴杀。
晷景应度移。
文德以时振。
武功伐不随。
重华舞干戚。
有苗服从妫。
蠢尔吴中虏。
凭江栖山阻。
哀哉王士民。
瞻仰靡依怙。
皇上悼愍斯。
宿昔奋天怒。
发我许昌宫。
列舟于长浦。
翌日乘波扬。
棹歌悲且凉。
太常拂白日。
旗帜纷设张。
将抗旄与钺。
耀威于彼方。
伐罪以吊民。
清我东南疆。
作者介绍
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226年至239年在位)。字元仲,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长子,母文昭皇后甄氏。
黄初三年(222年),曹叡被封平原王,黄初七年(226年)五月十六日,魏文帝病危,曹叡被立为皇太子,文帝死后曹叡在洛阳即位。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颇有建树。魏明帝统治后期,大兴土木,耽于享乐。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于洛阳,时年三十六岁,庙号烈祖,谥号明帝,葬于高平陵。因其临终前托孤不当,导致后来魏国的朝政动荡。
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但其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关键词解释
翌日
读音:
yì rì
繁体字:
翌日
英语:
morrow
意思:
明天。
▶《汉书•武帝纪》:“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唿万岁者三。”
▶唐·白居易《哀二良文序》:“十六年夏
翌日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