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分众巢,枭鸾相远居。
意思:我希望分众巢,猫头鹰弯相远居。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湘弦怨》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哲理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公正、真实、清白的生活态度的追求。
首联“昧者理芳草,蒿兰同一锄”,表达了诗人对不公正的社会现象的批判。这里,“昧者”暗指那些不明事理、不辨是非的人,他们就像那些只注重表面而不了解真相的园丁,他们对待花草的方式是相同的,无论芳草还是杂草,都使用同一种锄头。诗人借此批判那些不分青红皂白,只看表面现象,对优秀者打击压制,对平庸者姑息纵容的行为。
“狂飙怒秋林,曲直同一枯”则表达了自然界的哲理。无论树木是笔直还是弯曲,都会在同一场秋风中枯萎。这暗示了世间万物都有其自然的命运,无论人的主观努力如何,都无法改变这个自然规律。
“嘉木忌深蠹,哲人悲巧诬”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正直之士被小人陷害的悲愤。
接下来的几联,“灵均入回流,靳尚为良谟”,诗人借屈原和靳尚的故事,表达了对奸佞小人当道,正直之士受排挤的愤慨。
“我愿分众泉,清浊各异渠。我愿分众巢,枭鸾相远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公正、公平的向往,希望社会能够公正公平,不同的人能够各安其所,不相干扰。
然而,“此志谅难保,此情竟何如。湘弦少知音,孤响空踟蹰”,诗人也认识到这种理想的难以实现,自己的志向和情感无人理解,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孤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公正、公平、真实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孤独和无奈。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使人深感诗人的坚定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