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寓怀》 我昔浮沧溟,浩渺难具论,华夷漭不辨,日月互吐吞。

我昔浮沧溟,浩渺难具论,华夷漭不辨,日月互吐吞。

意思:我从前漂浮大海,浩渺难详细讨论,华夷漭辨不清,日月互吐吞。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寓怀》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气势磅礴、意境深远的诗,让人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豪迈的气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海上漂浮的经历,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海的浩渺无边和变幻莫测。同时,诗人也借用了神龙和鹏鲲的意象,来表达自己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其次,从细节上看,这首诗的语言生动形象,比如“神龙忽上腾,尾鬣风霆奔”一句,让人仿佛能看到神龙腾飞的场景,感受到它强大的力量和气势。而“积浪自生火,烈焰焚乾坤”一句,则表现了大海波涛汹涌、火焰熊熊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与威力。 再次,从艺术手法上看,诗人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笑谓同舟子,世岂无鹏鲲”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最后,从主题上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追求自我超越的精神。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大海的浩渺无边和变幻莫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昔浮沧溟,浩渺难具论,华夷漭不辨,日月互吐吞。
神龙忽上腾,尾鬣风霆奔,积浪自生火,烈焰焚乾坤。
笑谓同舟子,世岂无鹏鲲。
聊持豪逸气,压汝破碎魂。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解释

  • 浩渺

    读音:hào miǎo

    繁体字:浩渺

    英语:vast; dimly boundless

    意思:
     1.水面旷远。
      ▶唐·许浑《郑秀才东归凭达家书》诗:“愁泛楚江吟浩渺,忆归吴岫梦嵯峨。

  • 日月

    读音:rì yuè

    繁体字:日月

    英语:life

    意思:
     1.太阳和月亮。
      ▶《易•离》:“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唐·韩愈《秋怀诗》之一:“羲和驱日月,疾急不

  • 具论

    读音:jù lùn

    繁体字:具論

    意思:(具论,具论)
    详细讨论。
      ▶唐·孔颖达《周易论•论谁加经字》:“但纬文鄙伪不可全信。其八卦方位之所,六爻上下之次,七八九六之数,内外承乘之象,入经别释,此未具论也。”

  • 华夷

    读音:huá yí

    繁体字:華夷

    意思:(华夷,华夷)

     1.指汉族与少数民族。后亦指中国和外国。
      ▶《晋书•元帝纪》:“天地之际既美,华夷之情允洽。”
      ▶唐·杜甫《严公厅宴咏蜀道画图》:“华

  • 辨日

    读音:biàn rì

    繁体字:辨日

    意思:辨别天象。
      ▶南朝·梁·沈约《谢赐新历表》:“窃惟观斗辨日,驭生为本,审时分地,稼政莫先。”

    解释:1.辨别天象。

  • 吐吞

    读音:tǔ tūn

    繁体字:吐吞

    意思:吞吐。常用以形容山水争雄之势。
      ▶唐·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山狂谷很相吐吞,风怒不休何轩轩。”
      ▶宋·王安石《崑山慧聚寺》诗之二:“峰岭互出没,江湖相吐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