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精神虽晦昧,胸中造化却分明。
意思:眼底精神虽然晦暗不明,胸中造化却分明。
出自作者[宋]胡仲弓的《赠神籁谈天》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不慕名利、不求权贵的隐士的。
首联“曾将甲子问群生,来向人间说五行”,描述了这位隐士对世事的洞察和理解。他以甲子为时间单位,观察世间万物的变化,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的规律,表达出他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深刻理解。
颔联“眼底精神虽晦昧,胸中造化却分明”,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精神世界。他的眼中虽然显得沉静,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对宇宙规律的洞察和理解。
颈联“指推宝历八千数,时弄玉箫三四声”,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和情趣。他善于推算历史,预测未来,如同演奏玉箫一般,给人以宁静和深远的感觉。
尾联“袖里百篇题品尽,何曾识得一公卿”,表达了隐士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生活的热爱。他虽然不与公卿交往,但却能够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和欣赏世间万物,他的文章和诗歌足以表达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隐士的形象,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和自然的赞美。隐士的生活方式和对世界的理解,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