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山》 为寻真面到庐山,漫似坡仙与谪仙。

为寻真面到庐山,漫似坡仙与谪仙。

意思:为寻真脸到庐山,浪漫似乎坡仙和谪仙。

出自作者[近代]曾琦的《登山》

全文创作背景

**曾琦的《登山》创作背景与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的环境有关**。这个故事发生在1917年,列宁为了逃避反动政府的搜捕,改名换姓来到波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登山》这篇文章描绘了列宁与波兰革命者巴果茨基一起登山看日出的情景,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革命者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和勇气。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为寻真面到庐山,漫似坡仙与谪仙。
天下纷纷竞智巧,不知何处觅秋天。
作者介绍 米芾简介
曾琦(1892—1951),字慕韩,四川隆昌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中国青年党创始人。出生于四川省隆昌县,1908年考入桂林中学堂读书。1909年考入成都高等学堂分设中学。辛亥革命前后,曾琦曾经执笔于《商会公报》、《四川公报》,并在重庆创办《民国新报》、《群报》等。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1916年赴日本。1918年回国,1919年参与发起成立少年中国学会。1919年赴法国留学。1923年12月2日在法国巴黎近郊成立中国青年党,任党务主任。1924年回国,反对国共合作。1926年青年党一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7年因与中国国民党产生矛盾赴日本,回国后拥蒋反共。但在抗战中,曾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8年成立国民参政会时,被聘为参政员。日本投降后,参加青年党十大,当选为主席,煽动蒋介石镇压共产党人。1946年任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1947年4月被聘为总统府资政。1948年赴美国,是1948年新华社公布的43名战犯之一。1951年在美国华盛顿病逝。

关键词解释

  • 庐山

    读音:lú shān

    繁体字:廬山

    英语:Lushan

    意思:(庐山,庐山)
    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周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见北魏·郦道元

  • 谪仙

    读音:zhé xiān

    繁体字:謫仙

    英语:banished immortal; a wayward genius

    意思:(谪仙,谪仙)
    亦作“谪僊”。
     
     1.谪居世间的仙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