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寒夜思友三首》 云间征思断,月下归愁切。

云间征思断,月下归愁切。

意思:云间征讨思断,月光下归愁切。

出自作者[唐]王勃的《寒夜思友三首》

全文创作背景

《寒夜思友三首》的创作背景是王勃在经历了家道变故之后,前往蜀地,在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由梓州到达成都时所写。当时正值深秋时节,大地一片萧瑟,王勃在成都期间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或朋友,感到孤独和思念,因此写下了这首诗歌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和对好友的思念。诗歌表达了久别故乡和思念旧友的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
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
云间征思断,月下归愁切。
鸿雁西南飞,如何故人别。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
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作者介绍 王勃简介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关键词解释

  • 月下

    读音:yuè xià

    繁体字:月下

    意思:
     1.月光之下。
      ▶南朝·梁武帝《七夕》诗:“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前蜀·韦庄《捣练篇》:“临风缥缈叠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文同

  • 云间

    读音:yún jiān

    繁体字:雲間

    意思:(云间,云间)

     1.指天上。
      ▶南朝·梁·刘孝威《斗鸡篇》:“愿赐淮南药,一使云间翔。”
      ▶金·元好问《无尘亭》诗之二:“亭中剩有题诗客,独欠云间

  • 征思

    读音:zhēng sī

    繁体字:徵思

    意思:旅人的思念。
      ▶唐·王勃《寒夜思友》诗之二:“云间征思断,月下归愁切。”

    解释:1.旅人的思念。

    造句

  • 断月

    读音:duàn yuè

    繁体字:斷月

    意思:(断月,断月)
    指农历正、五、九三个月。佛教宣扬在此三月内断荤食素以积德邀福,唐代在此三月内延缓执行死刑。
      ▶宋·洪迈《容斋随笔•三长月》:“释氏以正、五、九月为三长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