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元观鳌山诗》 象纬当黄道,鳌峰拥帝京。

象纬当黄道,鳌峰拥帝京。

意思:星象在黄道,鳌峰拥有京城。

出自作者[明]朱高炽的《上元观鳌山诗》

全文赏析

《上元观鳌山诗》是明朝皇帝朱高炽的一首诗作。朱高炽,明仁宗,年号洪熙,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时间较短,但他的诗歌创作却有一定的成就。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观鳌山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首先,从题材上看,这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选取了观鳌山这一具有浓厚民间气息的活动作为切入点。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象征着团圆和喜庆,而观鳌山则是元宵节期间举行的一种盛大的民间活动。通过这一题材的选择,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与民间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诗歌具有较高的生活气息和艺术价值。 其次,从结构上看,这首诗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结构严谨,韵律和谐。诗的前两句“鳌山灯火照天涯,万国衣冠拜夜华。”通过对鳌山灯火的描绘,展现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景象。接下来的两句“星河灿烂悬银汉,月色朦胧映碧霞。”则通过对星空、银河、月亮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元宵节夜晚的美好氛围。最后两句“愿得天公常赐福,人间万事总如花。”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再次,从意境上看,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观鳌山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中的“鳌山灯火”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而“万国衣冠拜夜华”则表现了各国人民对大明帝国的敬仰。这种意境既体现了诗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彰显了大明帝国在国际地位上的崇高地位。 总之,《上元观鳌山诗》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它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对观鳌山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同时,这首诗在形式、结构和意境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堪称明代诗歌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盛时调玉烛,佳节灿华灯。
象纬当黄道,鳌峰拥帝京。
金莲春放早,宝月夜同明。
圣寿天长久,讴歌乐太平。

关键词解释

  • 帝京

    读音:dì jīng

    繁体字:帝京

    意思:帝都;京都。
      ▶《汉武故事》:“上幸河东,欣言中流,与群臣饮宴,顾视帝京,乃自作《秋风辞》。”
      ▶唐·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 鳌峰

    读音:áo fēng

    繁体字:鰲峰

    意思:(鳌峰,鳌峰)
    亦作“鰲峰”。
     
     1.指翰林院。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宋景文公守益州……为承旨,又作诗曰:‘粉署重来忆旧游,蟠桃开尽海山秋。

  • 黄道

    读音:huáng dào

    繁体字:黃道

    短语:滑行道 单行道 溢洪道 人行横道

    英语:ecliptic

    意思:(黄道,黄道)

     1.地球一年绕太阳转一周,

  • 象纬

    读音:xiàng wěi

    繁体字:象緯

    意思:(象纬,象纬)
    象数谶纬。亦指星象经纬,谓日月五星。
      ▶晋·王嘉《拾遗记•殷汤》:“师延者,殷之乐人也。设乐以来,世遵此职。至师延,精述阴阳,晓明象纬,莫测其为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