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吹笛》 关山月落肠应断,楼阁秋生响易悲。

关山月落肠应断,楼阁秋生响易悲。

意思:关山月落肠应断,楼阁秋生响易悲伤。

出自作者[明]何景明的《吹笛》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横笛高城”的晚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而悲凉的夜晚,其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远征的无奈。 首句“横笛高城弄晚芃,碧空如水雁来时。”描绘了傍晚时分,笛声在城楼上响起,与晚芃相呼应。碧空如水的大地,大雁南飞,暗示着秋天的到来。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凄凉的基调。 “关山月落肠应断,楼阁秋生响易悲。”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凄凉的秋夜,明月高挂,关山相隔,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楼阁之上,笛声悲切,回声在秋夜中更显悲凉。 “杨柳天边浑折尽,梅花江畔故开迟。”描绘了眼前凄凉的景色:天边的杨柳已经凋零,江畔的梅花却还在开放。这种对比更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最后,“武陵回首南征路,一曲那堪马上吹。”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远征的艰辛。武陵是一个常用的典故,常常用来指代故乡或者家乡。诗人回首南征之路,不禁悲从中来。马上的笛声更增添了他的悲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远征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横笛高城弄晚芃,碧空如水雁来时。
关山月落肠应断,楼阁秋生响易悲。
杨柳天边浑折尽,梅花江畔故开迟。
武陵回首南征路,一曲那堪马上吹。
作者介绍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

关键词解释

  • 关山月

    引用解释

    汉 乐府横吹曲名。《乐府诗集》所收歌词系 南北朝 以来文人作品,内容多写边塞士兵久戍不归伤离怨别的情景。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一:“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唐 杜甫 《洗兵马》诗:“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三·关山月》题解:“《乐府解题》曰:‘《关山月》,伤离别也,古《木兰诗》曰:

  • 关山

    读音:guān shān

    繁体字:關山

    英语:frontier passes and mountains

    意思:(关山,关山)

     1.关隘山岭。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

  • 楼阁

    读音:lóu gé

    繁体字:樓閣

    英语:pavilion

    意思:(楼阁,楼阁)
    泛指楼房。阁,架空的楼。
      ▶《后汉书•吕强传》:“造起馆舍,凡有万数,楼阁连接,丹青素垩,雕刻之饰,不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