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客洛酬刘驾》 此回不似前回别,听尽离歌逐棹歌。

此回不似前回别,听尽离歌逐棹歌。

意思:这回不像以前回别,听尽离歌驱逐棹歌。

出自作者[唐]李频的《客洛酬刘驾》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诗人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情感,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首句“浮世总应相送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接受。诗人认为,人的一生就像浮世,短暂而飘忽,总应该面对离别,就像老去一样,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接受和理解,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感慨。 “共君偏更远行多”则表达了离别的不舍和担忧。诗人与友人即将远行,距离更加遥远,这使得诗人更加担忧和不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关怀和不舍之情。 “此回不似前回别”是诗人对离别的反思和感慨。诗人认为这次的离别与之前的离别不同,这次的离别更加深刻和难以忘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感受和理解。 “听尽离歌逐棹歌”则是对离别的描绘和表达。离歌是离别时唱的歌,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不舍;棹歌是划船时唱的歌,表达了行船的艰辛和孤独。这句诗将离别的场景和情感融入其中,使得离别的情感更加深刻和生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情感,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诗人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浮世总应相送老,共君偏更远行多。
此回不似前回别,听尽离歌逐棹歌。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

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关键词解释

  • 前回

    读音:qián huí

    繁体字:前回

    意思:上一次。
      ▶唐·陆龟蒙《孤独怨》诗:“前回边使至,闻道交河战。”
      ▶前蜀·韦庄《天仙子》词:“怅望前回梦里期,看花不语苦寻思。”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棹歌

    读音:zhào gē

    繁体字:棹歌

    意思:亦作“櫂歌”。
     
     1.行船时所唱之歌。
      ▶汉武帝《秋风辞》:“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南朝·梁·丘迟《旦发渔浦潭》诗:“櫂歌发中流,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