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蜡梅》 世味饱谙浑似蜡,对花不饮漫赓诗。

世味饱谙浑似蜡,对花不饮漫赓诗。

意思:世间滋味饱经浑似蜡,对花不喝漫酬诗。

出自作者[宋]虞俦的《蜡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冰霜元不与花宜,颇怪梅花亦后时”,直接点明梅花的特性,即能在冰霜中开放,这种特性与其他的花不同,因此诗人很奇怪梅花为什么开得这么迟。这不仅点明了梅花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庾岭别来无驿使,少林忽见有横枝”,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寻找过程。在离开庾岭后,没有找到驿使;而在少林寺中,却突然看到了梅花。这不仅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惊喜之情。 “花工真幻知谁办,诗老题评岂我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评价。他认为花工的种植技术是虚幻的,而诗人的题评则是真实的。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人工美的尊重。 “世味饱谙浑似蜡,对花不饮漫赓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经历了世态炎凉,对生活有了深刻的理解,就像蜡烛一样;而对花不饮酒、不赓诗,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冰霜元不与花宜,颇怪梅花亦后时。
庾岭别来无驿使,少林忽见有横枝。
花工真幻知谁办,诗老题评岂我欺。
世味饱谙浑似蜡,对花不饮漫赓诗。

关键词解释

  • 世味

    引用解释

    1.人世滋味;社会人情。 唐 韩愈 《示爽》诗:“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连。” 宋 唐珏 《摸鱼儿》词:“悠然世味浑如水,千里旧怀谁省?” 清 曹寅 《避热》诗之五:“世味何如 湘 水淡,物情翻向 楚 人夸。”

    2.指功名宦情。 宋 叶适 《孟达甫墓志铭》:“既连黜两州,世味益薄。知 南康 ,自列亲嫌不往。” 明 唐顺之

  • 饱谙

    读音:bǎo ān

    繁体字:飽諳

    意思:(饱谙,饱谙)
    犹熟知。
      ▶《旧唐书•裴度传》:“且陛下左右前后,忠良至多,亦有熟会典章,亦有饱谙师旅,足得任使,何独斯人?”元·房皞《戊子》诗:“万事人间已饱谙,一身犹自客

  • 浑似

    读音:hún sì

    繁体字:渾似

    英语:just like

    意思:(浑似,浑似)
    完全像。
      ▶宋·孙光宪《更漏子》词之六:“求君心、风韵别。浑似一团烟月。”
      ▶宋·范成大《

  • 赓诗

    读音:gēng shī

    繁体字:賡詩

    意思:(赓诗,赓诗)
    和诗。
      ▶宋·苏轼《和王苏州侍太夫人观灯》之一:“滞留不见荣华事,空作赓诗第七人。”
      ▶清·龚自珍《明良论》二:“清暇之官,知作书法、赓诗而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