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史寺丞赴真州六合县》 南国江山好,仍闻聚六峰。

南国江山好,仍闻聚六峰。

意思:南朝江山好,又听说聚六峰。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送史寺丞赴真州六合县》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南国江山好,仍闻聚六峰。》是一首对南方景色的赞美和对当地人民生活的描绘的诗。它通过描绘南国的美丽江山和当地人民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南国风光的热爱和对当地人民的敬意。 首联“南国江山好,仍闻聚六峰。”描绘了南国的江山美景,诗人用“南国江山好”来赞美南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南国风光的喜爱之情。而“仍闻聚六峰”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关注,他听说当地人民聚集在六峰山附近,这暗示着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颔联“归心急春浪,别梦怅晨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归心急春浪”表达了诗人急切地想要回到家乡的心情,而“别梦怅晨钟”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颈联“手泽存遗爱,民歌接旧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当地人民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这里的“手泽存遗爱”表达了诗人对当地人民留下的爱的感激之情,而“民歌接旧封”则表达了当地人民对诗人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尾联“凉秋鼓予楫,文酒待相从。”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当地人民的邀请。这里的“凉秋鼓予楫”暗示着诗人在未来的秋天会再次回到这里,与当地人民一起分享文酒之乐。“文酒待相从”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地人民的邀请,希望与他们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国的美丽江山和当地人民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南国风光的热爱和对当地人民的敬意。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当地人民的邀请,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国江山好,仍闻聚六峰。
归心急春浪,别梦怅晨钟。
手泽存遗爱,民歌接旧封。
涼秋鼓予楫,文酒待相从。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江山

    读音:jiāng shān

    繁体字:江山

    短语:国家 国度 邦 国

    英语:country

    意思:
     1.江河山岳。
      ▶《庄子•山木》:“彼其道远而险,又

  • 南国

    读音:nán guó

    繁体字:南國

    英语:southland

    意思:(南国,南国)

     1.古指江·汉一带的诸侯国。
      ▶《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