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回文》 空院别愁惊破梦,东栏井树夜啼鸦。

空院别愁惊破梦,东栏井树夜啼鸦。

意思:空院别愁惊破梦,东栏井树夜啼鸦。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回文》

全文赏析

这首诗《风帘一烛对残花》是一首描绘寂寥场景和深切情感的诗篇。它以烛光、薄雾、寒露、翠袖纱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凄清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愁。 首句“风帘一烛对残花”中,“风帘”指的是挂在门上或窗前的帘子,而“一烛”则暗示了夜晚的孤寂和无助。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残花,独自在风帘前点燃一支蜡烛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孤独和落寞的情绪。 “薄雾寒笼翠袖纱”一句,薄雾和寒意描绘了夜晚的氛围,而“翠袖纱”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冷和凄凉。这句诗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描写,将夜晚的寂静和寒冷表现得淋漓尽致。 “空院别愁惊破梦”是诗的第二句,这句诗通过“空院”和“破梦”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离愁。在寂静的夜晚,梦境被打破,更显出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最后一句“东栏井树夜啼鸦”,诗人以“东栏”点明位置,以“井树”描绘环境,而“夜啼鸦”则增添了悲凉的氛围。这句诗将时间定在夜晚,地点在井旁,乌鸦的叫声更增添了诗人的愁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清冷和凄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离愁和哀伤。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情感融入景色之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深的哀愁和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风帘一烛对残花,薄雾寒笼翠袖纱。
空院别愁惊破梦,东栏井树夜啼鸦。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空院

    读音:kōng yuàn

    繁体字:空院

    意思:荒芜冷寂的庭院。
      ▶唐·岑参《故工部尚书苏公輓歌》之二:“旧堂阶草长,空院砌花开。”
      ▶唐·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 别愁

    读音:bié chóu

    繁体字:別愁

    意思:(别愁,别愁)
    离别的悲愁。
      ▶唐·崔颢《赠卢八象》诗:“不作书相问,谁能慰别愁?”唐·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诗:“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
      ▶

  • 惊破

    读音:jīng pò

    繁体字:驚破

    意思:(惊破,惊破)
    犹震碎。
      ▶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宋·范成大《次韵陈融甫支盐年家见赠》:“高轩款门来,惊破雀罗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