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夏六首》 梅熟琵琶肥,山寒更衲衣。

梅熟琵琶肥,山寒更衲衣。

意思:梅子熟琵琶肥,山寒更僧衣。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初夏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梅熟琵琶肥,山寒更衲衣》是一首描绘山村生活的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山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无奈。 首句“梅熟琵琶肥”描绘了山村的气候和季节,梅子成熟,琵琶也变得丰满起来,暗示了秋天的到来。这为整首诗定下了温馨而宜人的基调。 “山寒更衲衣”中的“山寒”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山村环境,给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感觉。“更衲衣”则暗示了山村居民的生活简朴。 接下来的诗句,“爨童锄菜去,饥雀入厨飞”进一步描绘了山村的生活场景,爨童在田间劳作,饥雀在厨房中飞舞,生动地描绘出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自然。 “湖海归来晚,亲朋乱后稀”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描述自己在经历湖海的漂泊后回到乡村,发现亲朋故交已经稀少,流露出一种人世纷扰后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一句“可容无定力,事事与心违”是对生活无奈的抒发,诗人似乎在自嘲自己的软弱,无法抵挡生活的种种不如意,所有的事情都与自己的心意相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无奈,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梅熟琵琶肥,山寒更衲衣。
爨童锄菜去,饥雀入厨飞。
湖海归来晚,亲朋乱后稀。
可容无定力,事事与心违。

关键词解释

  • 琵琶

    读音:pí pá

    繁体字:琵琶

    英语:lute

    意思:
     1.弹拨乐器。初名批把,见《释名•释乐器》。此类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传入我国。后经改造,圆体修颈,有四弦、十二柱,俗称“秦汉

  • 寒更

    读音:hán gēng

    繁体字:寒更

    意思:
     1.寒夜的更点。
      ▶唐·骆宾王《别李峤得胜字》诗:“寒更承夜永,凉景向秋澄。”
      ▶元·王恽《秋夜》诗:“钟鼓寒更永,干坤夜色苍。”
      ▶清·陈维

  • 衲衣

    读音:nà yī

    繁体字:衲衣

    意思:
     1.僧衣。
      ▶《南齐书•张欣泰传》:“欣泰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下直辄游园池,着鹿皮冠,衲衣锡杖。”
      ▶唐·贾岛《崇圣寺斌公房》诗:“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