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述寓(长明道书院作)》 明经不取士,奉养心未足。

明经不取士,奉养心未足。

意思:表明经不取士,供养心不足。

出自作者[明]陶安的《述寓(长明道书院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夙志慕前矩,琴趣愧难续》是一首描绘作者内心感受和人生经历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以及对家庭、责任和人生价值的理解。 首先,诗中提到了“夙志慕前矩,琴趣愧难续”,这表明作者对过去的理想和价值观有所怀念,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法继续。这里的“琴趣”可能指的是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法实现。这可能反映了作者对当前生活状况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接着,“弃米曾赋归,云何效奔逐”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曾经放弃了一些物质上的追求,回归家庭,但现在却不知道该如何效仿那些追求物质的人。这可能反映了作者对当前社会价值观的反思,以及对个人责任和家庭价值的重视。 “慈亲日向老,无以报鞠育”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感激和敬爱之情。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无法回报的感慨,也表达了作者对家庭价值的重视。 “明经不取士,奉养心未足”则表达了作者对当前教育制度的反思和对家庭责任的重视。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认为通过科举考试来获得官职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家庭的幸福和责任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携家客秦淮,苍苔蔽荒屋”描绘了作者当前的生活环境,可能暗示着作者对当前生活的无奈和不满。然而,“年丰公廪虚,半载不沾禄。妻子乐我贫,朝夕共釭粥。母心爱两孙,每食分鼎肉。”则表达了作者对家庭责任的重视和对亲情的珍视。这里描述了作者虽然生活贫困,但仍然愿意承担家庭责任,照顾家人,这体现了作者对家庭价值的坚守和对亲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以及对家庭、责任和人生价值的理解。它提醒我们珍惜家庭价值,承担家庭责任,同时也提醒我们反思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寻找真正有价值的人生之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夙志慕前矩,琴趣愧难续。
弃米曾赋归,云何效奔逐。
慈亲日向老,无以报鞠育。
明经不取士,奉养心未足。
携家客秦淮,苍苔蔽荒屋。
年丰公廪虚,半载不沾禄。
妻子乐我贫,朝夕共釭粥。
母心爱两孙,每食分鼎肉。
自怜头上巾,兴到无酒漉。
怡然坐窗下,一笑对秋菊。

关键词解释

  • 取士

    读音:qǔ shì

    繁体字:取士

    英语:choose scholars as officials

    意思:选取士人。
      ▶《孟子•告子下》:“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

  • 奉养

    读音:fèng yǎng

    繁体字:奉養

    短语:养老

    英语:support

    意思:侍奉和赡养(父母或其他尊亲)~二老。

    近义词: 抚养、服

  • 明经

    读音:míng jīng

    繁体字:明經

    意思:(明经,明经)

     1.通晓经术。
      ▶《汉书•刘向传》:“更生年少于望之、堪,然二人重之,荐更生宗室忠直,明经有行,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
      ▶北魏·

  • 不取

    读音:bù qǔ

    繁体字:不取

    意思:不赞成;不采取。
      ▶《汉书•文帝纪》:“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者,而专于子,非所以忧天下也。朕甚不取。”
      ▶颜师古注:“不取,犹言不用此为善也。”

  • 养心

    读音:yǎng xīn

    繁体字:養心

    意思:(养心,养心)

     1.修养心神。
      ▶《孟子•尽心下》:“养心莫善于寡欲。”
      ▶宋·陆游《忧国》诗:“养心虽若冰将释,忧国犹虞火未然。”
      

  • 未足

    读音:wèi zú

    繁体字:未足

    意思:
     1.不足,不能。
      ▶《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舂陵去宛三百里耳,未足为功。”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今所撰诸书,盛行海内,大而穹宇,细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