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伏蒙侍郎见示蓬阁多余暇诗十首调高情逸无以》 枕上漏声近,窗前竹影疏。

枕上漏声近,窗前竹影疏。

意思:枕上漏声近,窗前竹影疏。

出自作者[宋]李昉的《伏蒙侍郎见示蓬阁多余暇诗十首调高情逸无以》

全文创作背景

《伏蒙侍郎见示蓬阁多余暇诗十首调高情逸无以》是宋朝诗人李昉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 1. 社交背景:李昉与侍郎(官名)有交往,侍郎向他展示了自己的诗作《蓬阁多余暇诗十首》。这些诗表现出了侍郎高雅的情操和逸致的情趣。 2. 文化背景:在宋朝,诗歌是文人雅士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赞美自然、抒发感慨、表达友情等。因此,李昉在阅读侍郎的诗作后,深受启发和感染,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回应侍郎。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李昉在阅读侍郎的诗作后,被其高雅的情操和逸致的情趣所感染,于是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秘阁清虚地,仙材称此居。
心轻万钟录,性乐百王书。
枕上漏声近,窗前竹影疏。
迟来稀见面,高兴复何如。

关键词解释

  • 枕上

    读音:zhěn shàng

    繁体字:枕上

    意思:
     1.床上。
      ▶唐·岑参《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宋·陆游《秋声》诗:“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
      ▶杨朔

  • 漏声

    引用解释

    铜壶滴漏之声。 唐 杜甫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宋 苏轼 《寒食夜》诗:“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鞦韆影半斜。” 清 谭嗣同 《和仙槎除夕感怀》之四:“有约闻鷄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读音:lòu shēng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