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德仲》 世间取舍竟谁是,惟有古佛终难欺。

世间取舍竟谁是,惟有古佛终难欺。

意思:世间取舍最终谁是,只有古始终难以欺骗。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赠德仲》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深厚的友情为主题,通过对老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老友历经生死离别后依然坚守信念、保持清净的敬佩之情。 首段描述了作者昔日与老友在京城相见时的情景,那时老友的头发乌黑,没有一丝白发。而如今再次相见,老友面如霜雪,憔悴不堪,让作者不禁疑惑,老友的变化究竟是因为谁。这一段通过鲜明的对比,凸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死之间的无情。 接下来,作者表达了对老友坚韧不屈的精神的敬佩。尽管生死离别让他们分散,但老友依然孑然一身,只有自己的影子陪伴。作者用“怜子肝心如铁石,昔所谓可今不移”来形容老友的坚定信念,表达了对老友的深深敬意。 在接下来的几段中,作者对世间的取舍进行了反思,认为只有古佛才不会欺骗。同时,作者对老友的清净持律师生活表示赞赏,并忽然微笑不语,袖中诗篇新出,展示了老友的智慧和才华。这些描述都体现了作者对老友的深深敬仰和赞赏。 最后,作者感叹自己长期与老友对面而不识,就像蚌含明珠而不吐,暗自光辉。这表达了作者对未能更好地理解和支持老友的遗憾和自责。 整首诗通过对老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情、信念和智慧的深深敬仰和赞赏,同时也揭示了生死离别和世间取舍的无常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昔见子京邑时,须发如漆无一丝。
今年相见颍昌布,霜雪满面知为谁。
故人分散隔生死,孑然惟以影自随。
怜子肝心如铁石,昔所谓可今不移。
世间取舍竟谁是,惟有古佛终难欺。
嗟哉我自不知子,意子清净持律师。
忽然微笑不言语,袖中锦绣开新诗。
可怜相识二十载,终日对面初不知。
蚌含明珠不肯吐,暗行沙底藏光辉。
蚌为身计良可耳,旁人不悟宁非嗤。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古佛

    读音:gǔ fó

    繁体字:古佛

    意思:
     1.歷史年代久远的佛像。
      ▶宋·朱熹《题九日山石佛院乱峰轩》诗之一:“因依古佛居,结屋寒林杪。”
      ▶清·袁枚《普陀寺》诗:“古佛坐无言,流泉代作语。”

  • 取舍

    读音:qǔ shě

    繁体字:取捨

    短语:拣 拣选 摘 精选 捎 选取 挑选 挑三拣四 挑拣 卜 挑挑拣拣 选萃 选项 挑 选 抉择 择

    英语:accept or reject

  • 惟有

    读音:wéi yǒu

    繁体字:惟有

    意思:只有。
      ▶汉·孔融《论盛孝章书》:“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
      ▶宋·苏轼《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诗之一:“惟有当时月,依然照杯酒。”
      

  • 世间

    读音:shì jiān

    繁体字:世間

    短语:浊世 江湖 尘世 尘 凡

    英语:in life

    意思:(世间,世间)
    人世间;世界上。
      ▶《百喻经•观作瓶

  • 有古

    读音:yǒu gǔ

    繁体字:有古

    意思:有远谋。
      ▶《逸周书•常训》:“哀乐不淫,民知其至,而至于子孙,民乃有古,古者因民以顺民。”
      ▶孔晁注:“皆有经远之规,谓之有古。”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