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一百零九首》 若道一法在门外,笑倒文殊。

若道一法在门外,笑倒文殊。

意思:如果说一法在门外,笑倒文殊。

出自作者[宋]释可湘的《偈颂一百零九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禅修的,它描绘了一种深深的冥想状态,以及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超然境界。 “未举念,周游华藏。”这句诗描绘了禅修者在进入冥想状态之前的状态,他们没有动念,仿佛进入了华藏世界,一个佛教传说中的极乐净土。这是一种深深的平静和安宁,一种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纷扰和焦虑的状态。 “未下足,超越毗卢。”毗卢是佛教中的一个象征,代表了佛陀的居所——毗卢舍那佛的宝座。这里的“未下足,超越毗卢”,意味着禅修者已经超越了这个物质世界,就像他们没有真正踏上毗卢舍那佛的宝座一样。这是一种对物质世界的超越,对自我存在的超越,对自我意识的超越。 “若道一法在门外,笑倒文殊。”这句诗描绘了禅修者的洞察力。他们意识到,在他们的意识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他们进入那个超然的境界。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存在,也看到了那个超越的存在——文殊菩萨。他们因此而笑了起来,因为他们已经超越了一切的束缚和限制。这是一种对自我存在的超越,对自我意识的超越,也是对生命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深的冥想状态,一种对自我存在的超越和对生命的理解。它表达了禅修者对自我和生命的深刻洞察和理解。这是一种深深的平静和安宁,一种超越了物质世界的超然境界。这是一种对生命的赞美和理解,也是一种对自我存在的超越和解放。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未举念,周游华藏。
未下足,超越毗卢。
若道一法在门外,笑倒文殊。

关键词解释

  • 文殊

    读音:wén shū

    繁体字:文殊

    意思:佛教菩萨名。
      ▶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的省称。意译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顶结五髻,象徵大日如来的五智;持剑、骑青狮,象徵智慧锐利威勐。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与司“理”的普贤菩萨

  • 一法

    读音:yī fǎ

    繁体字:一法

    意思:
     1.统一的法令。
      ▶《荀子•王霸》:“君者,论一相,陈一法,明一指,以兼覆之,兼炤之,以观其盛者也。”
     
     2.指专一地行法。
      ▶《韩非子•五

  • 倒文

    读音:dǎo wén

    繁体字:倒文

    意思:
     1.指古代诗文中为求协韵或句法变化而倒置文字的现象。
      ▶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总说•倒文》:“六经或倒其文,如《易》之‘西南得朋’、‘吉凶者失得之象’,类皆有之,唯《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