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庐山》 独抱古琴携竹杖,若逢绝境莫归休。

独抱古琴携竹杖,若逢绝境莫归休。

意思:独自抱着古代琴带着竹棍,如果遇到绝境不回家休息。

出自作者[宋]寇准的《庐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江南的美景和诗人的游历心情。 首句“江南到处佳山水,庐阜丹霞是胜游”,诗人首先描绘了江南的自然风光,指出这里山水优美,无处不在。而“庐阜丹霞”则是指庐山和丹霞山的美丽景色,暗示诗人对这两处胜地的向往。 “独抱古琴携竹杖,若逢绝境莫归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游历心情。他独自抱着古琴,拄着竹杖,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坚韧的游历姿态。在旅途中,如果遇到绝美的景色或奇特的地方,他不会停下来,而是继续前行。这表现出诗人对旅行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描绘的画面优美,情感真挚。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旅行的执着和坚韧。同时,它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使面对绝境,也要勇往直前,不放弃追求美好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它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南到处佳山水,庐阜丹霞是胜游。
独抱古琴携竹杖,若逢绝境莫归休。
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关键词解释

  • 古琴

    读音:gǔ qín

    繁体字:古琴

    英语:seven-stringed plucked instrument in some ways similar to the zither; guqin

    意思:指传世

  • 绝境

    读音:jué jìng

    繁体字:絕境

    英语:rattrap

    意思:(绝境,绝境)

     1.与外界隔绝之地。
      ▶晋·陶潜《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

  • 归休

    读音:guī xiū

    繁体字:歸休

    意思:(归休,归休)

     1.回家休息。
      ▶《庄子•逍遥游》:“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汉书•孔光传》:“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