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冬日野望》 灵岩闻晓籁,洞浦涨秋潮。

灵岩闻晓籁,洞浦涨秋潮。

意思:灵岩寺听到一阵声响,洞浦上涨秋潮。

出自作者[唐]骆宾王的《冬日野望》

全文赏析

这首诗《故人无与晤,安步陟山椒》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思乡之情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故人无与晤,安步陟山椒。”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山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里,“故人无与晤”表达了诗人与老朋友分别后的寂寞,而“安步陟山椒”则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的情景,表现出他的平静和淡然。 颔联“野静连云卷,川明断雾销。”描绘了山野的静谧和清晨的明朗,表现出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这里,“连云卷”和“断雾销”描绘了云雾消散后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 颈联“灵岩闻晓籁,洞浦涨秋潮。”描绘了灵岩山和洞浦的景色,表现出一种宁静、自然的美。这里,“闻晓籁”和“涨秋潮”分别描绘了清晨的声响和秋季的潮汐,给人一种宁静、自然的感觉。 尾联“三江归望断,千里故乡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三江归望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渴望和思念,“千里故乡遥”则表达了故乡的遥远和无法触及的感觉。 最后,“劳歌徒自奏,客魂谁为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这里,“劳歌”指的是劳烦的歌曲,而“客魂”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漂泊无依的感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助和孤独,让人感到深深的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故人无与晤,安步陟山椒。
野静连云卷,川明断雾销。
灵岩闻晓籁,洞浦涨秋潮。
三江归望断,千里故乡遥。
劳歌徒自奏,客魂谁为招。
作者介绍 骆宾王简介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他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又名李敬业)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敬业败,王那相斩其首降。

关键词解释

  • 晓籁

    读音:xiǎo lài

    繁体字:曉籟

    意思:(晓籁,晓籁)
    清晨自然界的声音。
      ▶唐·权德舆《晚秋游昊天观》诗:“步虚清晓籁,隐几吸晨晖。”
      ▶唐·杨衡《赠罗浮易炼师》诗:“晓籁息尘响,天鸡叱幽声。”<

  • 灵岩

    读音:líng yán

    繁体字:靈岩

    解释:1.指仙山。 2.山名。指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又名武周山﹐北魏建石窟于此。 3.山名。在江苏省吴县木渎镇西北。一名砚石山。春秋末吴王夫差建离宫于此﹐今灵岩寺即其地。 4.山名

  • 秋潮

    读音:qiū cháo

    繁体字:秋潮

    意思:秋季的潮水。
      ▶唐·骆宾王《冬日野望》诗:“灵巖闻晓籁,洞浦涨秋潮。”
      ▶《元史•河渠志二》:“八月以来,秋潮汹涌。”

    解释:1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