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风露千寻影,搔首哦诗独凭栏。
意思:萧条风露千寻影,搔首弄姿哦诗独自凭栏。
出自作者[宋]韩元吉的《题苍筤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手种苍筤数竿,筑亭相与枕书看》是一首描绘自然与生活场景的诗,它通过描绘诗人亲手种植的竹子,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首联“故知落落非春事,直有青青共岁寒”中,“落落”一词形容竹子独立不倚,坚韧不拔的形象,“青青”则描绘了竹子四季常青,生命力顽强的特点。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独特认识,即竹子并非春天的象征,而是与岁寒共存的植物,象征着坚韧和毅力。
颔联“一壑自欣幽意足,三年独得此君欢”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欣赏。这里,“一壑”代指诗人所筑的亭子及其周围的环境,“此君”则指竹子,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环境的满意和欣赏。而“三年独得此君欢”则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已经持续了三年,足见其深厚。
颈联“萧然风露千寻影,搔首哦诗独凭栏”则描绘了竹子的形象和诗人凭栏欣赏竹影的场景。这里,“萧然”形容竹子风姿绰约,清雅脱俗,“风露千寻影”则描绘了竹子在风露中的优美姿态,“哦诗”则代指诗人吟诗赏竹,“独凭栏”则描绘了诗人独自凭栏欣赏的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坚韧、毅力和清雅脱俗的品质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自我精神修养的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句子
- 白帝城高暮柝传,幽窗搔首亦萧然。-- 出自《久病灼艾後独卧有感》作者:[宋]陆游
- 萧然出尘姿,能禁风露寒。-- 出自《浒以秋兰一盆为供》作者:[宋]戴复古
- 萧然林下秀。-- 出自《瑞鹤仙 细君寿日》作者:[元]李俊明
- 萧然林下秋叶。-- 出自《霓裳中序第一·一规古蟾魄》作者:[宋]詹玉
- 萧然。-- 出自《醉翁操·冷冷潺潺》作者:[宋]郭祥正
- 幽闲志萧然。-- 出自《宴瑶池 宴瑶池本名八声甘州,乐府八声甘州》作者:[元]白朴
- 志萧然。-- 出自《戚氏·玉龟山》作者:[宋]苏轼
- 一室萧然。-- 出自《行香子·野叟长年》作者:[宋]沈瀛
- 萧然在涧。-- 出自《清平乐·萧然在涧》作者:[宋]韩淲
- 萧然水边林下,。-- 出自《汉宫春 赋吕子敬梅齐月》作者:[元]朱唏颜
- 搔首复搔首,孤怀草萋萋。-- 出自《春寄西山陈陶》作者:[唐]贯休
- 搔首立江干。-- 出自《菩萨蛮·忆曾把酒赏红翠》作者:[宋]舒亶
-
搔首。-- 出自《琐窗寒·柳暗藏鸦》作者:[宋]杨无咎
- 兴来搔首。-- 出自《瑞鹤仙 细君寿日》作者:[元]李俊明
- 空搔首。-- 出自《点绛唇 次杜仲正经历怀古韵》作者:[元]蒲道源
- 搔首。-- 出自《如梦令 灯花》作者:[元]洪希文
- 搔首。-- 出自《如梦令 灯花》作者:[元]洪希文
- 搔首东南顾。-- 出自《还都道中诗》作者:[南北朝]鲍照
- 搔首广川阴。-- 出自《效阮公诗》作者:[南北朝]江淹
- 一醉瑶台风露。-- 出自《水调歌头·世事不须问》作者:[宋]韩元吉
- 风露早。-- 出自《渔家傲·云外宾鸿声渐杳》作者:[元]许有孚
- 风露早。-- 出自《渔家傲·云外宾鸿声渐杳》作者:[元]许有孚
- 风露湿麒麟。-- 出自《望江南/忆江南》作者:[宋]廖刚
- 月明风露。-- 出自《点绛唇·散策芗林》作者:[宋]杨无咎
- 凄风露。-- 出自《将进酒/梅花引》作者:[宋]贺铸
- 风露洗炎曦。-- 出自《朝中措·海天万顷碧玻璃》作者:[宋]刘克庄
- 冷落西溪风露。-- 出自《西江月·洛浦神仙流品》作者:[宋]晁端礼
- 风露千万亩。-- 出自《稻花桑花》作者:[宋]舒岳祥
- 夜深风露娟娟。-- 出自《清平乐·嫩凉新霁》作者:[宋]袁去华
- 千寻木兰馆。-- 出自《咏画屏风诗 十》作者:[南北朝]庾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