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清阁》 治道区纭纷,斋阁简应接。

治道区纭纷,斋阁简应接。

意思:治道区争纷,斋阁简接应。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清阁》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治道区纭纷,斋阁简应接”,描绘了一个人远离纷扰的治道,选择在斋阁中简略应对,寻求内心的宁静和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和内心平静的向往。 首句“治道区纭纷,斋阁简应接”描绘了治道上的纷扰和斋阁中的简略应对,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治道区纭纷”表达了对治道上的繁琐事务和纷争的厌烦,而“斋阁简应接”则表达了他对简单应对生活的方式的追求。 “身闲意枕簟,虑静厌图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诗人感到身体闲适,心境宁静,对图册和文书之类的事情感到厌倦。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繁琐事务的厌恶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孤芳媚深丛,幽哢出密叶”两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这里,“孤芳”和“深丛”象征着诗人的独立和孤独,“媚”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欣赏,“幽哢出密叶”则描绘了自然之美的动态和活力。 最后,“物理兹领会,真境知可蹑”两句是诗人的感悟和总结。诗人领悟到自然和人生的道理,并认识到只有追求真实的生活和内心的平静才是真正的境界。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对真实境界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远离治道、寻求内心平静和简单生活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真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的情感和思想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得以表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治道区纭纷,斋阁简应接。
身闲意枕簟,虑静厌图牒。
孤芳媚深丛,幽哢出密叶。
物理兹领会,真境知可蹑。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治道

    读音:zhì dào

    繁体字:治道

    意思:
     1.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等。
      ▶《礼记•乐记》:“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夫驳议

  • 应接

    读音:yìng jiē

    繁体字:應接

    英语:receive

    意思:(应接,应接)

     1.应酬接待。
      ▶《后汉书•马援传》:“客卿幼而歧嶷,年六岁,能应接诸公,专对宾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