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句》 每遇花时人竞取,只愁斫尽春风枝。

每遇花时人竞取,只愁斫尽春风枝。

意思:每次花时人争相夺取,只愁砍尽春风枝。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句》

全文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以花为描写对象,以“每遇花时人竞取,只愁斫尽春风枝”为情感表达。从字面上看,这首诗主要描绘了花的命运和人们对花的过度追求。 首句“每遇花时人竞取”描绘了人们在花开的季节争相采摘花的场景。这里的“每遇”表达了花的美丽和人们对它的热爱,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会被花的美所吸引,竞相采摘。 “只愁斫尽春风枝”一句则表达了花的命运和人们对它的过度追求所带来的后果。这里的“只愁”表达了人们对花的珍视和担忧,担心过度采摘会使得花树无法再繁花似锦。而“斫尽春风枝”则形象地描绘了过度采摘的后果,花树可能会因为过度采摘而枯萎,甚至死亡。 整首诗通过描绘花的美丽和人们对它的过度追求,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珍视。同时,也提醒人们要适度地对待自然和生命,不要过度追求物质利益而破坏了自然环境。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形象生动,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花的美丽和人们对它的热爱。同时,诗中的情感表达也十分真挚,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珍视。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每遇花时人竞取,只愁斫尽春风枝。
作者介绍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时人

    引用解释

    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读音:shí rén

  • 春风

    读音:chūn fēng

    繁体字:春風

    英语:spring breeze

    意思:(春风,春风)

     1.春天的风。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

  • 花时

    引用解释

    1.百花盛开的时节。常指春日。 唐 杜甫 《遣遇》诗:“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緼袍。” 宋 王安石 《初夏即事》诗:“晴日暖风生麦气,緑阴幽草胜花时。” 明 袁宏道 《除夕观诸公饮》诗:“角杯穷酒事,分帖记花时。”

    2.开花的时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娑罗树》:“观诸书所载娑罗树,不独此山有之,然其生特异凡木,树数百枝

  • 风枝

    读音:fēng zhī

    繁体字:風枝

    意思:(风枝,风枝)

     1.喻父母死亡,不得奉养。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恸甚风枝,悲深霜露。”参见“风树”。
     
     2.风吹拂下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