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王昭君二首 时年十七。》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意思:你如果问我脸上,莫道不到宫里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王昭君二首 时年十七。》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女性在遭受苦难后憔悴的诗。诗中通过对女性外貌的描绘,表达了她的内心痛苦和期待。 首先,诗中描述了女性的外貌:“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她的憔悴和衰老。满面的胡沙和鬓角的风尘表明她经历了长时间的奔波和劳苦;眉头的残黛和脸颊的消瘦则暗示了她内心的忧虑和痛苦。 然后,诗中进一步描述了她的精神状态:“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这两句表达了她经历了长时间的愁苦和辛勤后,已经完全憔悴不堪,如今的外貌就像一幅画中的形象。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女性的期待:“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她希望汉使能够将她的消息带回给君王,并请求他告诉她赎身的黄金日期。这表明她渴望得到自由和尊严,不再受到束缚和压迫。 最后,诗中表达了女性的决心和信念:“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如果君王问起她的容貌,她将告诉他她现在比宫里时还要美丽。这表明她对自己的信心和对自由的渴望,即使在苦难中,她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美丽。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性的外貌和精神状态,表达了她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尊严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压迫的批判,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君王

    读音:jūn wáng

    繁体字:君王

    英语:royalty

    意思:
     1.古称天子或诸侯。
      ▶《诗•小雅•斯干》:“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郑玄笺:“室家,一家之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