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有时逢旧石,草深无处觅遗台。
意思:水流落有时逢旧石,草深无处寻觅给台。
出自作者[宋]强至的《依韵奉和判府经略司徒侍中上巳晚游九曲池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处古迹的赞美诗,通过对该处古迹的描绘和描述,表达了对古代匠人智慧和才华的敬仰之情。
首联“地势盘纡巧凿开,当年匠意亦多才”,描绘了古迹的地势特点以及其巧妙开凿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代匠人的敬意。其中,“盘纡”形象地描绘了地势的曲折和复杂,“巧凿开”则表达了开凿的巧妙和精细。
颔联“池名不逐唐宫废,岸折犹如蜀阪来”,进一步描述了古迹的特点,其名称没有随着唐宫的废墟而消失,而且岸边的折痕仿佛就像从蜀地来的山坡一样自然。这里,“不逐”表达了古迹名称的独特性和持久性,“犹如蜀阪来”则形象地描绘了岸边的形态。
颈联“水落有时逢旧石,草深无处觅遗台”,描绘了古迹的历史和现状。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找到曾经的水石,但草长得太深,已经无法找到过去的遗迹。这里,“水落有时逢旧石”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古迹的尊重,“草深无处觅遗台”则表达了对古迹现状的无奈和惋惜。
尾联“行春丞相寻陈迹,往事空嗟浩劫灰”,表达了丞相寻找古迹遗迹的心情,但面对的是往事如烟、浩劫成灰的无奈。这里,“寻陈迹”表达了寻找历史痕迹的渴望,“空嗟”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惋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迹的描绘和描述,表达了对古代匠人智慧和才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惋惜。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