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白沙渡》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

意思:随着长江可怕,渡口下悬崖。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白沙渡》

全文赏析

《方舆胜览》:白沙渡,水回渡,俱属剑州。

  畏途随长江①,渡口下绝岸②。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③。

  (此记渡口登舟。畏途,指陆行。长江,乃嘉陵江,即西汉水,故比之云汉。)

  ①《庄子》:“夫畏途者,日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②《江赋》:“绝岸万丈。”③孙绰《天台赋》:“幽邃窈窕。”湛方生《庐山诗序》:“窈窕冲深,常含霞而贮气。”《诗》:“倬彼云汉,昭回于天。”注:“云汉,天河也。”

  天寒荒野外①,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②,山猿饮相唤。水清石礧礧③,沙白滩漫漫④。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⑤。

  (此记舟中之景。鼓棹中流,日已暮矣。马鸣猿啸,此记所闻。水石沙滩,此记所见。对境爽心,故觉愁洗而病散。)

  ①鲍照诗:“茫茫荒野中。”②《诗》:“我马瘏矣。”古诗:“胡马嘶北风。”③《楚辞》:“石礧礧兮葛蔓蔓。”④沈约诗:“归海水漫漫。”⑤谢灵运诗:“未若长疏散。”

  高壁抵.■①,洪涛越凌乱②。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③。

  (此舍舟而陆行。抵.玈,到山顶也。越凌乱,逾急流也。回首三叹,幸脱风波之患也。始则马嘶舟内,即复揽辔前行矣。此章,首尾各四句,中段八句。)

  ①《鲁灵光殿赋》:“.玈离楼。”②曹植诗:“泛舟越洪涛。”谢惠连诗:“清波时凌乱。”③《后汉书》:范滂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左传》:“置食三叹。”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
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
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
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
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畏途

    读音:wèi tú

    繁体字:畏途

    英语:dangerous road; a perilous undertaking

    意思:见“畏涂”。

    近义词: 隘路、鸟道

  • 长江

    读音:cháng jiāng

    繁体字:長江

    短语:赣江 雅鲁藏布江 鸭绿江 扬子江

    英语:Yangtze River

    意思:(长江,长江)

     1.泛指长的

  • 渡口

    读音:dù kǒu

    繁体字:渡口

    英语:ferry

    意思:过河的地方。
      ▶唐·丘为《泛若耶溪》诗:“溪中水流急,渡口水流宽。”
      ▶元·贡师泰《朱仲文编修还江西赋此》:“瓜州渡口山如

  • 江渡

    读音:jiāng dù

    繁体字:江渡

    意思:江边渡口。
      ▶唐·郎士元《送孙愿》诗:“乱流江渡浅,远色海山微。”
      ▶《元史•石抹按只传》:“宋军先以五百艘控扼江渡,按只击败之。”

  • 绝岸

    读音:jué àn

    繁体字:絕岸

    意思:(绝岸,绝岸)
    陡峭的岸。
      ▶晋·郭璞《江赋》:“若乃巴·东之峡,夏后疏凿,绝岸万丈,壁立赮駮。”
      ▶唐·杜甫《白沙渡》诗:“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