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泉州□侍郎》 昨夜乐丘残梦觉,窗前明月照鹑衣。

昨夜乐丘残梦觉,窗前明月照鹑衣。

意思:昨天晚上音乐丘残梦醒来,窗前明月光照鹌鹑衣服。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寄泉州□侍郎》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海山迢递信音稀,静对斜阳独倚扉》是一首描绘诗人独自面对海山美景,感叹岁月流逝的诗篇。 首句“海山迢递信音稀,静对斜阳独倚扉”,诗人首先描绘了海山的壮丽景象,但与往日的朋友相伴形成对比,表达了与朋友音信断绝的孤独感。接着,“静对斜阳”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夕阳的情景,而“独倚扉”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之情。 “回首八千余里路,觉今二十一年非”,诗人回顾了自己走过的路程,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他感到过去的二十年是一段不平凡的时间,经历了许多事情,也失去了许多东西。这种感慨既是对过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思考。 “白云流水聊相伴,绛阙清都未得归”,诗人在此处描绘了自己与白云流水相伴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然而,“未得归”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的渴望,他希望能够回到自己的故乡,过上一种宁静、自由的生活。 最后,“昨夜乐丘残梦觉,窗前明月照鹑衣”,诗人以昨夜的梦境结尾,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他醒来时看到窗前的明月照在鹑衣上,这似乎暗示着未来的美好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独自面对海山美景,感叹岁月流逝、时间对人的改变以及对归隐的渴望等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意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海山迢递信音稀,静对斜阳独倚扉。
回首八千余里路,觉今二十一年非。
白云流水聊相伴,绛阙清都未得归。
昨夜乐丘残梦觉,窗前明月照鹑衣。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梦觉

    读音:mèng jué

    繁体字:夢覺

    意思:(梦觉,梦觉)

     1.犹梦醒。
      ▶《太平寰宇记》卷一三六引晋·干宝《搜神记》:“忽如梦觉,犹在枕旁。”
      ▶唐·韩愈《宿龙宫滩》诗:“梦觉灯生晕,宵残

  • 昨夜

    读音:zuó yè

    繁体字:昨夜

    短语:前夜 前夕 昨晚

    英语:yestreen

    意思:
     1.昨天夜里。
      ▶南朝·宋·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 残梦

    读音:cán mèng

    繁体字:殘夢

    意思:(残梦,残梦)
    谓零乱不全之梦。
      ▶唐·李贺《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诗:“别馆惊残梦,停杯泛小觞。”
      ▶宋·陆游《残梦》诗:“风雨满山窗未晓,只将残梦伴残灯。”

  • 前明

    读音:qián míng

    繁体字:前明

    意思:清代人对明代的称唿。
      ▶清·叶廷琯《吹网录•胡注失收考异》:“然单行本仅有前明刻本,字句亦有脱误。”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圆明园为前明懿戚徐伟别墅旧址。

  • 鹑衣

    读音:chún yī

    繁体字:鶉衣

    英语:ragged clothes

    意思:(鹑衣,鹑衣)
    破烂的衣服。鹑尾秃,故称。语本《荀子•大略》:“子夏贫,衣若县鹑。”
      ▶唐·杜甫《风疾舟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